向資本主義進一步邁進的中國
張榮豐 — 2013年11月18日
張榮豐/中華經濟研究院一所所長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綜觀「決定」的內容,可以看出中國未來十年經濟發展與改革策略。
一、經濟制度進一步向資本主義轉型,利用改革紅利取代人口紅利
中國自一九九四年放棄計畫經濟體制,改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解除了農村剩餘勞動流向工業部門的主要限制,並提高了經濟誘因。再加上中國自一九九○年,進入人口紅利增長階段,農村每年可提供近一千萬勞動力給工業部門。當剩餘勞動力從生產力低的農業部門,移轉到以出口為導向,使用進口技術的工業部門,迅速提高的勞動生產力,帶來了高速的經濟成長,這就是中國近幾年高速經濟成長的真相。但這幾年來,隨著中國經濟開始進入人口紅利的降低期,中國經濟也進入了結構性減速期。為使中國經濟成長動力得以持續,此次「決定」第二部分(有關存量部分的改革)和第三部分(有關流量部分的改革)的改革,目的都在使其經濟體制進一步向資本主義靠攏,希望利用改革紅利來取代人口紅利。另外此次「決定」還提到有條件開放「第二胎」政策,來因應人口紅利下降以及社會快速老年化的問題。
二、釐清市場與政府的角色與分際
中國自一九九四年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由於對計畫經濟體制的路徑依賴,政府過多的政策干預,造成市場的扭曲。其次,自二○○三年「國資委」成立後、在把國企「作大作強」的思維下,形成了國企在各個主要市場壟斷的局面。第三、地方諸侯為了政績,盲目、不當投資,造成產能過剩、「鬼城」等現象。為解決以上這些政府球員兼裁判,角色混淆的問題,「決定」的第三及第四部分旨在釐清市場與政府的角色與分際。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而政府則從招商引資、擴大投資,轉向維護競爭環境、制定標準、保護環境、支持創新的角色。
三、建立有利於產業結構升級的稅制,以及權責相符的中央與地方財政
中國經濟進入結構性減速時期,另一原因來自產業結構的變化:主要是製造業發展已近飽和,資本與勞動力開始往目前生產力仍低的服務業轉移;這造成經濟成長率的減速。為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決定」第五部分是要建立有利於產業結構升級的稅制,以及權責相符的中央與地方財政。其中較重要的有:提高直接稅比重、在服務業推動「營改增」稅制,以減少重複課稅,有利於產業由製造業朝服務業整合,提升整體生產力。由於營業稅占地方財政收入四十%左右,所以勢必調整一九九四年以來建立的分稅制,這在「決定」第五部分有相當篇幅的論述。
四、利用開放促進改革,為進一步向國際經濟接軌作準備
在「決定」第七部分提出:放寬外資准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改革海關監管、檢驗檢疫等管理體制,加快環境保護、投資保護…等新議題談判。這些措施不只能促進改革,並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接軌作準備,同時也作為擴大對香港、澳門和台灣開放與合作的地區。
另外,此次三中全會還決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及「國家安全委員會」兩個機構。由於一般部、委是處理「日常」業務的單位;基本上無法跨部門合作。這就無法應付「變」時的業務特質—「陌生」、「反應時間短」、「跨部會」等。這兩個新組建的單位,應屬專門處理變局的組織。應付「變局」的組織,必須具備:1、分析問題、產生方案的幕僚專業能力。2、跨部會協調能力與指揮權力。3、縮短情報及命令流的操作程序。因此兩個小組將來能否發揮作用,就看它們是否具有這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