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國土規劃在國境之南的初實踐

國土規劃在國境之南的初實踐

陳可慧
國土規劃在國境之南的初實踐

多年來從象神、桃芝、納莉、敏督利、辛樂克到莫拉克風災,我們一次又一次聽到全台各地的居民說到:「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災害」。讀書時期因就讀地政系、且參加服務隊的關係,對於土地、環境與人就特別關心。台灣於1992年開始推動國土計畫法草案,大家雖已知道國土規劃的重要,但總覺得這也許只是一種理想、一種理念、一種限制,一項高高在上的法案。畢業近十五年,走過政府單位、跑遍各地鄉鎮,國土計畫法仍躺在立法院,台灣依舊面對環境保育、土地使用和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的困局中。

極端氣候所帶來的乾旱、暴雨一再考驗台灣人民和政府對災害的整備和應變能力,災後環境的重建和經濟復甦的挑戰,已是我們年復一年不得不面對的新課題。

氣候變遷和國土規劃其實與你我息息相關,這些名詞將不再是研究、理念,而是我們每天生活中的一部份。今年我到了屏東林邊後,與縣府團隊及林邊鄉親共同面對未來,加深也認識了實踐的困難,以及轉型需要踏實的夥伴。

過去聽到的林邊、佳冬,第一印象大多是淹水、地層下陷和養殖之類的名詞,很難想像在環境的限制下當地的土地利用還有怎麼樣的可能性。多次的造訪、與當地居民深入的對談,我看到了台灣人從災害中堅強站起來的韌性、以及對故鄉和土地的永不放棄。瞭解地方政府與民眾如何從國土復育的概念,學習在生計基礎上發展出因應氣候變遷的產業轉型和調適策略。台灣真正需要有一處地方能積極實踐國土規劃的理想,並落實到地方與民眾賴以維生的產業及可居住的生活環境之中。

夜晚11點,寂靜的海邊鄉村中,林仔邊文史工作室的燈光仍然亮著,屏東縣從縣長、研考,到社區發展協會、養殖管理委員會…等社區居民,討論起對於林邊的規劃和想像,大家眼睛閃爍出光芒,即使已經忙碌了一天,仍然興致高昂的討論著,這就是出於對故鄉和土地的熱愛吧!

以前從未見過這樣真摯的熱情,縣長、縣府團隊和社區居民緊緊在一起,討論的不是選舉、沒有政治,而是對鄉土的愛、泥土的感情。淹水的土地不再進行養殖,居民、廠商共同合作發展太陽能光電,土地在復育的同時,也能讓居民經濟無虞;農、漁的養殖和種植,在政府的鼓勵下發展低碳生產、履歷認證,提升產品的品質和價值;受到水災摧毀、地層下陷的土地,大家共同構思創造新的風貌及特色…。

五都之後台灣的城鄉差距日趨明顯,國境之南的林邊,資源如此有限,面對氣候變遷下的極高風險,但他們從未放棄。社區阿伯對我說:「莫拉克和幾次的水災沒有讓林邊恐懼,但正負2℃對林邊海平面下降的預測,卻讓林邊的人口開始減少。」未來這個小地方會發展成什麼樣的風貌、有什麼轉變?我還不知道,但我切實的感受到也許國土規劃真的不再只是延宕的法案和理想,它已經真實地和這裡的居民緊密地結合,期待著「國土規劃和氣候變遷調適行動」不再只是口號,在生態平衡與產業轉型中,是真正能和人民生活及土地息息相關的思維和前瞻規劃。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