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在吉慶遇見諾亞

在吉慶遇見諾亞

陳可慧
在吉慶遇見諾亞

從去年到今年,透過幾次行政院永續發展獎的評選,我造訪了幾個全台各地的學校,大多參選學校都將永續發展、永續教育等同於環境教育,努力展示學校省了多少水、節了多少電、校內有多少濕地、學生學習了多少生物知識、學校做了多少節能透水工程…。但我卻只想問:我們希望從學校畢業的是怎麼樣的孩子?能如何豐富孩子的生活?將來又能成怎麼樣的公民?

今年的吉慶國小令我印象深刻。吉慶國小位於新北市瑞芳鎮,基隆河與粗坑口野溪交會處,所在位置並不算偏遠,全校302位學生中,有192位弱勢學生是來自低收入戶、隔代教養、單親、新住民和原住民家庭,這樣的比例令我十分吃驚,過去在中南部偏遠地區的現象與問題,竟出現在大台北周遭,有別於資源豐厚的台北,城鄉差距已處處可見。

短短一個早上的訪問,見到學校老師們的團結,秉持對教育的共同信念、懷著愛心與熱情。由於弱勢學生多,平常上課時間外,安排許多課後和假日活動讓孩子們參加,避免在家沒人照顧。不僅照顧學生,也主動協助社區新住民融入台灣社會。學校經費不多,反而激發出師生對於節能、省水、身體與環境健康的創新。老師讓學生們自行觀察、學習自我思考、發現問題,找出解決方法,進而改變行為。這種並非由上而下的命令與教條,更能令孩子成長。老師們並不口沫橫飛的告訴我們:學校做了多少事,但言談中與孩子的互動,我知道他們愛孩子,不論孩子有多少問題,那怕畢業時能有一點點的進步和自信,就是老師最大的驕傲與快樂。難怪有那麼多畢業的吉慶孩子長大後都自願回到母校作義工,延續他們曾有的感動與感謝,這就是永續教育應有的真諦吧!

校長胡銘浚常運用教育理論於實務教學上,從「藍海策略」領悟到經營學校與教育必須找出”吉慶”獨一無二的創新與價值,從原生溪魚切入環境教育找出學校與社區的共同關注點,在思索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擬出教育方針、找到核心價值,也凝聚解決社區問題的力量。我認同這樣的經營理念,有願景、有邏輯、有步驟,在前進過程中不斷遇到問題與挫折,選擇不怕困難、先做再說,所以能不斷向前走。

永續發展教育是指經由教育過程,達到人在學習中面對環境、經濟與社會課題的永續發展過程。聯合國希望藉由永續發展教育,使世界的公民面對現在與未來的挑戰時,做出正確的決定,期望世界公民應具有:批判思考、溝通衝突、解決問題、規劃管理、評估計畫等不同素養與技能。環境教育只是永續教育的其中一部分。

每一個階段的學校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階段都十分重要,所留給孩子的都將是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