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川普現象的經濟政策意涵

川普現象的經濟政策意涵

許 嘉棟

更預想不到的是,川普在此現象所形成支持力量的護持下,一路過關斬將,不只打敗其他16位共和黨參選人,獲得共和黨的提名;最後且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即將在明年1月登上美國總統的寶座。川普現象幾乎已成全球風潮

川普現象在美國成為風潮,顯示許多美國選民對現有政治菁英、體制與政策,存在著甚多的不滿,故藉著選個不受傳統窠臼束縛的新人來主政,以反傳統的作法與政策來去除他們的不滿。

更值得注意的是,選民不滿政治菁英、不滿現況、以選票選出政治素人或作風明顯不同的人主政,或是推翻舊有體制,此種事例近一、兩年在世界各地已有多起,包括2015年柯文哲以素人當選台北市長、有「菲律賓的川普」之稱的杜特蒂於2016年5月當選菲律賓總統,以及2016年6月英國通過脫歐公投等。

不少專家與媒體對這股似乎正在全球逐漸蔓延的川普現象,解析其成因,多指出全球有相當比例的民眾積蓄了不少對現行體制、經濟社會問題,以及其所處環境、地位逐漸惡化的不滿,但又無能為力,既得不到主政者之關注,又找不到宣洩的出口,乃透過選票,選出「川普」來代其仗義執言、伸張其心中認為的「正義」,或改變現有體制與政策。

從經濟層面探究,許多民眾與族群的社會與經濟地位下降,且對未來感到憂心,因此尋求改變,乃是形成這股川普現象的主要動力。而這些族群經濟地位的下降,主要顯現在薪資與實質所得不漲、甚至下滑,以及就業機會流失上面。財富與所得分配的惡化,更是激發中低階層選民心中怒氣的主因。由於就業機會流失、薪資凍漲,以及分配惡化等現象,都跟包括貿易與生產要素移動自由化在內的經濟全球化密切相關,因此全球化成為「川普現象」的眾矢之的,川普的經濟政策主張充滿了反貿易自由化、反對外投資,以及反移民等反全球化的色彩。

全球化利益未適當分配是問題根源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化的實際推動,確實印證經濟全球化可以提高經濟效率,並帶動全球的經濟發展。學理亦可證明,各國從貿易與要素移動自由化所獲得的利益必可「補償」所受到的損害,故使各國都可從全球化中得到淨利益。如今,全球化之所以會引發分配惡化等問題,進而激發川普現象之反全球化浪潮,問題主要即出在「全球化利益的重分配」上邊。詳言之,各國並未將其自全球化所得到的利益,在國內獲利者與受損者間進行適當的重分配,亦即並未將獲利者所得到的部分利益移轉予受損者,以補償其所蒙受的損失,以致在全球化中處於不利地位的受損者,如今以選票表達他們對全球化的不滿。

川普上任後,若真的積極推動其在競選時提出的政見,且獲得參眾兩院的配合、支持,必將導致貿易保護主義復起,引發各國間的貿易戰爭;且將滯礙勞動與資本在國際間的移動、降低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並損害全球的生產效率。這些都將傷害經濟效率與全球的經濟成長。美國在全球化中陷入不利地位的族群,雖然短期內可能由川普的保護措施中得到好處,但全球化頓挫與國際經濟景氣因而下滑的負面影響,未來也必將對這些族群反噬,最終甚至造成比全球化更大的傷害。

川普現象之蔓延,對全球經濟絕非好事。面臨因經濟全球化而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各國執政者若欲避免政局變天,勢必得加強採行所得重分配政策,改善過去對因全球化而受損者補償、協助不足之疏失,以抑制川普現象在本國滋長。當然,將經濟政策目標選擇之權重,由經濟效率與成長部分移轉至分配的公平,也將對效率與成長造成部分損傷,但其結果應比坐令川普現象蔓延、激發出反全球化、直接違反經濟原理的激進、非理性政策為佳。

是以,經濟政策由重效率轉向分配的公平化,很有可能會成為未來的趨勢。

引用來源: 工商時報
引用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124000079-26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