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我們需要更好的振興方案

我們需要更好的振興方案

牛繼聖
我們需要更好的振興方案

行政院以罕見陣仗率各部會首長開記者會推出「經濟動能推升方案」,沒想到滿場不見掌聲,倒引來各黨民意代表、學界、產業界不少批評聲浪,資本市場也並未出現慶祝行情。反對者大多主張方案內容只是彙總舊政策老調重彈,或認為中長期經濟調整方案無法收速效,或對於歷來政策口號感覺疲乏而懷疑政府具備足夠執行力。姑且先不論方案內容是否實質有效,大凡振衰起弊政策的推出,最基本的要求是「振奮民心」,尤其是經濟的興衰更繫於民眾信心,從這個角度來說行政院已經繳出了一科不及格的成績。

中國時報9月13日的社論將「經濟動能推升方案」的長篇大論已一語道破其精髓,認為是「中長期經濟體質改進,增強台灣產業因應景氣循環能力,且兼顧促進經濟投資及進興出口」的方案,「須俟一定期程時日之後,乃得以實現相關排除障礙」。該方案中洋洋灑灑的許多措施本是良政,與其組成大雜燴式的特殊方案,不足以符合民眾以求速效的殷望,還不如回歸各部會行政專案長期持續地進行。

各國的振興措施其實不出幾種傳統作法,像是以貨幣政策造成寬鬆的資金與弱勢的貨幣、擴張公共支出、減稅、補貼消費,如何互相搭配使用則依各國實際財經狀況而有不同。對台灣來說有效的振興方案也可以依循同樣的脈絡去尋找,至少不能反傳統智慧而行。但是見政府施以加稅與增加油電負擔等等減少民眾可支配所得,以及緊縮公共支出的同時卻倡導民間投資,不得不讓人擔心政府實際的作法正反其道而行,造成政策效果互相抵銷,使任何振興方案終將難以收效。

我認為有效的振興方案必須具備以下三項條件,才能大幅增加成功的機會。

  1. 大開大闔的振興措施:凡用藥必有副作用,只得捨小就大,不可因為副作用而揚棄傳統的振興作法。
  2. 項目宜少不宜多:明確聚焦,指定能夠專心投入的院級首長依計畫緊盯執行進度。
  3. 項目需容易執行:不要把成敗賭在行政效率上,例如推動「三業四化」(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與國際化、傳統產業特色化)所需執行力的要求絕對遠超過推動稅賦改革或貨幣政策。

可惜的是現有方案並不符合以上條件,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推出後難以令民眾信服叫好。聞過立改是勇氣的表現,建議政府另行提出更有效的新方案,這樣做雖然會一時有損行政威信,然而與政策終落於成效不彰而有損國民福祉相較,孰輕?孰重?

 

延伸閱讀1:《社論》拚出有感經濟 馬政府,請帶勁兒點!

延伸閱讀2: 政院促進民間投資 每年至少1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