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與打房
朱思潔 — 2014年06月30日最近為了孩子學區要搬家,因為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決定先在台北市租個小房子,卻發現連在台北市精華地段租一個房子,我們這個雙薪家庭的薪水也要去掉一半。自2003年起,台北房價一路上漲,10年來增長1.8倍,連房租價格都較三年前高了7%,這真是一個青貧的年代,年輕人薪水和父輩差不多,房價及物價卻相差甚遠。記得朋友十年前於土城海山捷運站附近置產,當時才400萬元,十年後的今天竟然爆增到1500萬元。
儘管政府多次宣示打房,但房價愈打愈高,房市只漲不跌。政府打房政策可追溯至2010年央行總裁彭淮南宣布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開始,2003年房市起漲時,台北市房屋單價為每坪23.5萬元,到開始打房的2010年是每坪46.5萬元,漲幅約98%;打房後,到今年已升到每坪65.4萬元,在2010年的房價基礎上又漲了4成,而11年間房價落差達1.8倍之高。隨著房價飆漲,雙北市的房貸負擔率、房價所得比均創下歷史新高,遠超過平均所得高於我們的溫哥華、舊金山、倫敦等城市,成為國際各大城市中,房價最不親民的市場。
台北市房價高漲問題,最大的原因仍須回歸到經濟學上的供給和需求,台灣地狹人稠,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二,台北市更是全台之冠;此外,大台北都會區提供了大部分的就業機會,儘管房價高漲,在台北市買房或租屋的需求仍舊強烈,造成房價居高不下。針對此部分,解決辦法應為加強大眾交通運輸的建設連接台北都會區周邊,將台北都會區的腹地擴大,結合北北基桃園,形成一日生活圈,舒緩供需不平衡,但預定的三環三線施工進度目前嚴重落後,短期內此問題尚無法解決。
再來就是購屋的經濟成本過低(利率與稅率雙低、不合理的不動產稅制等),導致閒散資金流入房市,助長了房價飆漲。依中研院分析,買賣房子所負擔的資本利得平均稅率僅1.66%,比所得稅最低級距稅率5%還低;而12年來的持有稅(房屋稅與地價稅)平均稅率僅千分之一,相較於巨額的利潤,實在微不足道。台灣不動產稅率明顯低於國際水準,更是所得分配快速惡化的元凶之一。
當然,台北市房價問題不僅如此,但上述三點短期內均無法有效解決。當年輕人無法倚靠政府解決高房價問題,而住又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只能持續與父母同住,沒有父母可倚靠的,只得每月縮衣節食,將薪水的三分之二分投入房租中,成為月光族,而除了這二種自艾自憐的方法,年輕人亦可以辛苦幾年,充實自身實力,讓自己的收入更上層樓,我也是年輕人,我選擇後者,與其等著政府來解決問題,不如先從改變自己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