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探討加入TPP的可行性及路徑

探討加入TPP的可行性及路徑

田弘茂

壹、經濟全球化對兩岸都是無可迴避

隨著第三波資訊革命與90年代東西冷戰的結束,全球化經濟持續發展的結果,對於以往基本上以國家作為政治與經濟疆域的世界體系,逐漸打開了嶄新的大門,形成各國或經濟體之間經貿合作新的形勢、建立新的架構。無疑的,中國大陸的政經快速崛起已成為全球極具實力的大國,可說是這一波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當然成為受益方的同時,也為中國大陸的內部政經社會的變革與發展,帶來重大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一方面解構既有的國家經濟與社會秩序,同時又跨越不同次元的空間,連結著地球上不同國家與地區的經濟和政治社群。目前全球化的動能仍在持續的釋放與蔓延,可以預見的是,世界政治經濟體系與版圖,將因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而再度重組。當前國際情勢陸續發生的幾件大事,包括在中東、北非與南歐地區所發生的高失業率、國債飆高與經濟衰退,以及其跟隨而來的社會與政治動盪局面,都可視為與這一波經濟全球化後,所發生的經濟利益重分配及社會正義失衡息息相關。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政經情勢,雖然相較其他地區而言,屬於相對穩定,但是也並非完全沒有潛在的隱憂,必須審慎因應。

從WTO在2002年展開的杜哈回合(Doha Round)談判進展觸礁之後,全球各主要區域先進國家的經濟陸續陷入一種膠著或停滯不前的情況。各國為了追求經濟成長,拓展市場,轉而紛紛參與雙邊和多邊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試圖尋求區域性經濟整合,並以建構多元化的FTA作為各國貿易政策的主軸方向。中國大陸對於參與FTA及區域經濟整合,一直積極進行戰略布局。據悉,目前已經簽訂生效的FTA有11個,正在談判階段的有7個,仍處於研究中的有3個。相對地,儘管台灣多方釋出善意,[1]但FTA談判一直不如預期。除了過去與拉丁美洲幾個邦交國的FTA之外,2011年達成台日投資協定,接著於2013年完成或可能完成與紐西蘭及新加坡之間的FTA談判。與美國的貿易與投資架構協議(TIFA)之談判,亦在稍早美牛進口爭議告一段落之後,台美雙方才又重新恢復協商。台灣一直期待與其他重要經濟體洽談FTA,甚至公開表態準備要加入TPP和其他區域經濟體談判,設定這樣的目標有助於內部推動各項必要的法規及政策性的配置。

美國主導TPP對於兩岸關係有影響

TPP原先是2005年由APEC成員新加坡、智利、汶萊和紐西蘭四國所簽署的FTA,當時並未引起太多的國際關注。2009年情勢大為轉變,當年11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加入TPP談判,並於次年APEC第18次領袖會議上提出「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構想,而且在宣言中指出FTAAP是APEC的最終目標,並認定ASEAN+N與TPP是走向這個目標的階段性合作機制。這兩三年來,已經參與TPP的國家,除了先前的四國之外,正式參加談判的包括美國、日本、澳洲、秘魯、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與加拿大等,一共有12個國家。除外,哥倫比亞、菲律賓甚或印尼與泰國似乎亦有參與意向。原則上,TPP成員希望在2014年11月美國中期(Mid-term)大選之前能完成談判,除此之外,美國與歐洲聯盟二十八國亦於今年七月啟動跨大西洋雙邊自由貿易談判,同樣地期望在明年(2014年)底之前完成談判。顯然地,一個全球性的經貿關係重整,正在朝向戰略層次的新佈局發展中,過程確實困難重重。

美國近年來積極表態提出共同參加TPP的構想,並不令人意外。因為美國這幾年積極推動「重返亞洲」的構想,TPP可視為其整體戰略之一環,換言之,TPP儼然成為美國切入亞太經貿網絡重要的政經平台。當前美國主導的TPP架勢與中國所領銜,融和東協十國為主體和其他五國所組成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兩者之間,表面上看來不無相互排斥的意味,但兩者之間的成員已多所重疊。如果中美雙方能以較大格局,並採取較為雙贏和諧的政策,應可避免當前似乎潛在的矛盾,並削減對立競爭的成分。就台灣的立場而言,應當期望中美兩國共同推展區域經濟的合作。

、兩岸對於選擇加入TPP的政策思維

當前台灣經濟所面對的困難,其實是與這一波經濟全球化浪潮息息相關的。近年來台灣資金、技術、人才等大量流失,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一個在全球較小的經濟體,其實台灣較好的選擇乃是採取更為開放的政策,去面對兩岸ECFA、TPP與WTO等及其他各種經濟全球化或區域性經濟整合的挑戰。有些國際性研究資料顯示,經濟政策愈開放,反而能吸引或維持本身的全球競爭力。美韓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台灣過去無法搭上這班列車,今年五月啟動的東協加六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台灣不入列其間,還要面對台美貿易與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各種開放議題挑戰,在現實上,台灣應該盡量落實ECFA架構下之項目;並積極準備加入TPP。依據雙向參與來維繫與大陸和其他重要經濟體之間的堅固連結。台灣的外貿導向經濟,不可能只靠外在的單一市場,就能厚實在國際經濟上的生存空間。

總之,國策研究院及此次應邀隨團的朋友們,都很高興有機會來到頗負盛名的浙江大學,與在座的官員、學者與專家們共同探討TPP及其他相關議題。台灣隨團來的有卸任高階財經官員、企業界領袖、及重要的學者專家,人員雖然不多,但確是具有相當層級的專業地位與影響力。台灣是否參加TPP及其他經貿組織,抑或兩岸是否應共同參加TPP,其間涉及極為複雜,甚至政治上敏感的內部及兩岸關係之間的諸多問題。雖然如此,我們的態度是,與其迴避,不如正面迎對。希望此行能獲得一定的成果,並依此奠定未來進一步互動的基礎。

最後,謝謝主辦單位及所有工作人員的辛勞,並預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



[1] 資料引註:劉重力、楊宏,美國重返亞洲對中國東亞地區FTA戰略的影響,東北亞論壇,2012年第5期。

本文為國策研究院田弘茂院長於「第七屆兩岸發展論壇-亞太戰略格局與兩岸關係發展」之開幕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