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人口政策的問題意識與實際作法
葉俊榮 — 2005年05月27日政府當初的思維是人口控制,這部份也是我們做的最成功的地方,但用當初人口控制的想法出發反過來鼓勵生育,這都是從內部的角度來看,而不是由全球化,人口在國際上是流動的角度來看問題,以前人口學者愛講人口不只是量的問題也是質的問題,我最怕聽到質的問題這樣的提法,質是非常有爭議的,量的問題就是很明顯,質的問題不應該是好壞而是人口結構的問題,問題已經是發生了,我們被逼要作一種論述或思考。目前基礎調查與研究不夠,更坦白一點,背後的價值抉擇與論述還沒有被社會消化。這過程當中,政府很努力想要做,但同時有很多很聳動的問題發生,面臨這種人口移入的問題甚至激起民族主義的情緒,講的都非常聳動,有相當多把事情講到相當不健康的地步,但相對於國際社會,台灣是不關心的甚至是沒有感覺的。 當台灣作為全球化人口流動一環時,我們要把人口流動當做彌補台灣人口結構上問題的一種方法嗎?還是我們要把問題分開,內部人口結構是我們自己要解決的,鼓勵大家生第三胎,這是我們要面臨的抉擇。 但台灣又有一種特殊的兩岸這樣的因素,先前的數字是二十七萬外籍配偶裡有十九萬是大陸籍,也因為如此,這也逼著我們去問要用什麼態度來面對,這也是第二個我們要不要切割開來處理的問題。因為社會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像上次大陸配偶爭取權益的事情就引起不同的反應。 全球有全球的脈絡,台灣有台灣特殊的問題,我們必須面對要積極的面對人口流動還是小心防堵,這兩種態度都是有道理的,我相信自然的力量是不會改變的,比如說我們觀察到的一種現象,所謂爬梯子理論,我今天在這裡最容易的就爬到下一階,但到底這是長遠的還是短暫的現象,是谷底還是波峰,這都是很合理的討論與假設,如果從事後的角度來看,今天陸委會很關心的趕快這麽多收容場所收容人,會不會是反應過度過度投資,這個事情是要討論研究的。 總括來說,我們是要積極還是消極面對,我們在爬梯子裏是在那一梯,我們今天的變化是怎麼樣,我們要以一種動態的角度來看問題,今天的數字是這樣明年的數字還是這樣嗎? 行政院的立場,不能是即興式的反應,如果這樣很多地方會搞錯方向,重點是要把量能建立起來,要求各機關要開始進行相關的研究,這就是一種量能,該做的事情要一步步去做,但要留一些未來可以修改的空間,要讓進來的人不要邊緣化,不要讓社會產生對立甚至仇恨,產生更多問題,既然他今天已經是國民了,包括語言健康等投資是一定必要的,因為她真的會懷我們的小孩。 另外那一種非法的,像假結婚真賣淫,不論從人權或是治安的觀點都一定要管,之前入出境管理局是有警備總部改組的,觀念上都是管制把人隔離在國境外,而現在人流社會需要專業化的技巧來做面談查訪,來掌握流動的需要完全不一樣,所以要把出入境管理局提升到移民署,讓原本以警察為主的組織題改為以文職人員的專業人員。入出國移民法的精神也要隨著台灣的民主化作改變,只要是國民不必申請就可以入境,但是非國民的部份還是要作適當的管理。一些因應台灣發展的需要所需的專業人才吸引的機制的建立,透過就業服務法來管理經濟性的移入包含勞工與技術移民匯整在勞委會的機制之下,這都比較好做就先做現在也做的差不多了。 比較上層的管理是建立總量管制的機制,但是絕對總量還是浮動式的總量,是要說滿足我們人口結構的完整,還是外來人口要佔總人口多少的百分比。講後面的大家容易懂,講前面的大家聽不懂,但是前面的比較容易做比較靈活,後面的坐起來很麻煩,這一部份因為社會還沒有開始思考,所以不能馬上定下來。這一部份需要慢慢的補起來。 總括來說,基礎研究不夠,社會反思不夠,議題非常具有情緒性,這都考驗每一個國民有沒有一個基本的人流觀,還是很情緒性的在面對這些問題,主要的情況就是這樣,一些基礎的調查統計機制要建立起來,學術的研究要跟上來,社會也需要健康公開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