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台灣產業園區3.0的新願景
— 2021年03月17日台灣產業園區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66年由經濟部啟動設立的「加工出口區」,之後在1981年由國科會(現為科技部)發起設立的「科學園區」,都是立法通過特別條例,利用台灣廉價的勞工及科技研發的潛力,建立台灣經濟發展奇蹟的典範。
尤其是1981年成立的新竹科學園區,由於園區臨近工研院及交通、清華等大專院校,加上政府祭出獎勵投資及園區內的單一窗口服務等措施,造就台灣在全球ICT產業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也讓台灣成為舉世聞名的科技島。
展望未來,台灣在數位轉型的大趨勢中,如何超前部署,才能讓產業發展更上層樓?我認為,關鍵就在應及早打造台灣新一代產業研究園區3.0的新未來。目前的科學園區建設及發展係由「科技部」規劃,但在未來新一代的產業研究園區,需要由「教育部」來規劃,在科學園區2.0的基礎上,進一步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拓展更普及的應用巿場。
新一代的產業研究園區有三大特色,其一是過去的科學園區是「集中式園區」,未來的園區則要走向「分散式園區」,關鍵在於要與校園的研究能量整合;其二是在每一個園區都要各具特色,有不同的定位;其三是要打造成為具有群聚效應的研究園區。
尤其過去的科學園區是技術密集與資本密集,新一代研究園區的關鍵則是「腦力密集」,同時要以跨領域合作的型態來創新價值,這也是新微笑曲線所強調的核心精神所在。
而推動台灣產業園區朝3.0的轉型發展之重要關鍵,首先就是要「改變思維」,將現在2.0園區所建立的基礎,有效整合成跨領域產業,同時也要整合校園的研究腦力,創造新的產業價值,而現有園區的能量可成為新型3.0園區不可或缺的基礎。
面對未來的發展,思維需要有遠見,同時也要建立新機制,也需要政府的政策配合,才能讓新一代產業園區成功運作。過去的2.0科學園區是「無中生有」,而3.0的園區是改變舊有的校園思維和機制,建立產學共創的共識,促進轉型升級,創造新價值。
當然這個挑戰比新設園區更困難,因為要使學校具有產學共創的思維,及建立運作機制實不容易,但學校與產業的共創理念一旦成形,未來校園的學術研究,將可協助解決產業界挑戰性課題,並對社會產生更長遠的影響,同時在國際期刊會更常被引用。
台灣要在國際競爭中勝出,關鍵就在台灣要培育足夠多的人才,此外還要選對策略發展方向。教育部在此關鍵時刻提出《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就是要讓大專院校能有「小工研院」的模式,有效推動產學共創。
推動產學共創不只需要教育部的支持,也需要行政院各部會的支持,經濟部與科技部扮演供給端(研發),其他部會則扮演需求端(應用巿場)角色,藉由政府與民間建立起共識,朝共同方向來努力推動產業化及國際化,並以內需帶動外銷的策略,台灣未來3.0的產業研究園區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