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淡水河之歌續篇 序 — 戀戀淡水河

淡水河之歌續篇 序 — 戀戀淡水河

余範英
淡水河之歌續篇 序 — 戀戀淡水河

自小我就有機緣接近河,一條屬於自我的河,一方紫竹林邊,是在小學五年級搬到萬華大理街後與同學發掘的「聖地」。四十年前的淡水河,沿著小路是竹林,經穗子花灌木叢,往前去是一片地瓜田,河邊水中石塊有青苔,其間常見幾方可取圓滾滾的鵝卵石,時見小魚與蝌科穿梭,黃昏裡有紅蜻蜓飛舞。至今我依舊留戀在―幼時河的清風淨水…。

理德兒時也有一條河,這條大河是大漢溪。淡水河上游的大漢溪河波浪寬一可戲水游泳、可捉魚蝦,「摸蛤兼洗褲」的小時候的景象、是我永恆的記憶。尤其每到五月、十月稻米成熟時,風吹稻花香兩岸景色深刻埋入心扉。來自鄉下遼闊土地的我,孕育出往後對河川的熱情…

滾滾河水依舊沈吟,沖刷沉積的痕跡有浮蝣枯木、流沙石礫、還有歷史光影,有百年來人們對她的依賴和長期肆虐透支過剩衍生的問題。十八年前,我們站在淡水河傍的中時報社眺望,日趨病入膏肓的大河,阻塞連連辛刺撲鼻。開始時報文教基金會的大河行,為延續河的生命而開始盡力。

我們收集留存於開港時期,昔年商業繁盛的市街斑紋、台灣老畫家彩筆下的淡水河畔夕照,「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梢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來自遼闊土地上人民對於家鄉河川的熱愛,毫不掩飾溢於歌聲。沿岸文化形成的過往,民族徒墾的史述,細細探究唏噓惆悵。紅樹林、水筆仔…,河口生物水鳥也見遷徙與生態的變化。工商社會的價值觀早已充斥大家的時間、空間和思考定見。一如哺育北台灣的淡水河漸漸抽離了我們內在的認識,任淡水河整治、汙染的消息在報端披露而無所警惕。

十八年來關懷台灣河川的心念,「戀戀淡水河」已成了我們念茲在茲必掛懷。重新撰寫「淡水河之歌」,儘量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擇取淡水河的歷史人文、生態環境、文化考據種種題材。感謝長年來堅守淡水河相關研究崗位的學者及民間朋友,熱心提供資料,疏淺之處尚待涵容。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