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盪與進步
朱思潔 — 2013年06月24日一年半以來追蹤全球政經變化的新聞,觀察世界不斷在調整中,歐美國家多數仍以強勢的方法、強壓的手段企圖穩定開發中國家的集體利益,雖有意見領袖呼籲變革與重整,但調整的腳步始終不見齊整、未見進步的契機;就如世界經濟組織的變換, WTO的衰微到G8的今天,看到的是不斷協商與演譯的政治大秀,媒體報導下,半透明的全世界的人們得知變化,接而來的卻是各國利益下的自我改變,美國的Q1到Q3的財政懸崖,日本安倍的經濟三支箭,韓國低匯率政策,有的是各自為政的理由,那台灣呢?
意見領袖與學術單位,相踵而來的研究報告與新書發表,知道全球化下,西方自西元1500年後稱霸全球之路的建制已變質,已失去地理、氣候的優勢。誠如哈佛教授弗格森認為代議政體、自由市場、法治、公民社會,曾是西歐、北美社會的四大支柱。今已是《西方文明的四個黑盒子》。2012年美權威外交人協會出版的FOREIGN AFFAIRS一月號不落人後,即以The Clash of Ideas,討論西方以往意識型態的爭辯與演譯,剖析歐美文明的現代政治樣貌與未來。觀察與追蹤世界的重要政經新聞讓我知道往日的思潮與觀念的影響何其巨大。今日的自然環境與社會衝擊的世界百態,在種籽營開幕前夕,老師們的推薦書單,本本都是學不完的入門課。就如許嘉棟老師推薦的書籍《金融斷層線:無形裂縫如何威脅全球經濟》,全球百大經濟學家、前IMF首席經濟學家拉古拉姆.拉詹,用斷層線(fault lines)比喻金融危機的來源,認為現今的經濟社會出現三組斷層線,分別為政治壓力斷層線、國際貿易失衡斷層線、金融體系差異斷層線,這三組互相交錯在金融部門,只要這些斷層存在,金融危機就會一再發生。在在提醒我們台灣今天資本市場的能量,在世界金融體系裡仍是個飄泊的小舟的風雨,該怎麼樣掌舵?
從The Clash of Ideas,到西方文明的四個黑盒子,到三組斷層線的變化,真正令我警惕的是看到西方學者正在檢視過往的發展歷程,認真反省,並著手調整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樣的大論述能有智庫認真追蹤整理發表,學者的宏觀深遠的探索與論述也可整理集結成書,而我們很少見到東方文化裡或東方的建制系統裡,參與全球變化下的東方觀點。如同王汎森院士在「實在年代文化議題講座」中提示,現在世界的未來在改變,變得似乎模糊不定,沒有人能夠有效預測未來、現代各種文明都是敲門磚,吸取文化資源,走出來是要塑造我們自己的文化。
台灣是個海島型國家資源匱乏,必須依賴國際貿易推展,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深知後進國家步入現代化的艱難。往日的前輩,多能以宏觀的視野與高度,不斷學習與歷練的責任,熟悉市場機制的運作,洞察失靈的間隙,不論是過去以製造業為主或現在以服務業為主,我們必須重新結合對台灣經濟成長的專精人脈、做出全方位判斷與規劃,不能侷限在封閉的島內,不能沈淪在政治的茶壺中自捆手腳,在全球化下知道世界、認識變化,喚起民眾,給予希望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