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專欄對話 / 為物價變動解套-唯經濟轉型

為物價變動解套-唯經濟轉型

朱思潔
為物價變動解套-唯經濟轉型

最近,由於油電雙漲,許多物價也都跟著變動,調升不少。民情多不能了解油電虧損轉嫁民眾,卻未能整飭國營企業;更擔心通膨與入不敷出。我也是小民的一份子,有機會求教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老董事中央研究院院士于宗先,問個清楚也解我迷惑。

首先,于宗先院士表示「回答油電雙漲的影響之前,應先釐清關於通膨的概念。」

「通膨」是指消費者物價的持續上漲,它是指數月或數季連續上漲,才是通膨現象;如果只是連續上漲半個月或二十天,它不能算是通膨現象。在眾多物價指數中,世界各國均採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變動來衡量通膨或通縮。

現在一般台灣人民對於百分之三的通膨率,之所謂「溫性通膨現象」,尚無法接受,原因是:對於一般受薪與低收入者,即使百分之一的通膨率,也能感受壓力或難受;對於富有者,縱使百分之十的通膨率,也因無感體會不到嚴重性。也就是說,貧富對通膨率高低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民眾對於通膨率高低的承受度,視兩個因素而定:1.經濟成長率的高低。2.薪資所得的增減。如果薪資所得增加率高於通膨率,則一般消費大眾不會感到通膨的嚴重性。如果通膨率為百分之三,按說通膨現象不算嚴重,但在一般消費大眾的所得並無增加的情況下,就算百分之一的通膨率,在貧富差距比例擴大下,也會令許多人感到無法負荷。

 

這次油電雙漲,于宗先院士認為「過去該漲的時候沒有漲,現在漲當然會有一些衝擊,但還不至於到通膨的程度。」他又說:「現階段CPI上升到2%的可能性並不是太大。這次油電雙漲的最主要問題在老百姓所得沒有增加,以前每年增加還無所謂,現在每人的總所得相較以前反是減少的。」在今天的薪資所得下,政府調漲油電價後很難回頭,然調漲薪資將加重企業負擔,不調整薪資結構民眾又難以承受,重點不在油電調整的幅度多大、是否緩漲,而是如何經濟轉型、打造就業條件、提升薪資所得,方是政府施政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