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負永續 引領世代
余範英 — 2016年04月13日近十幾年來由於氣候變遷,環境負擔益見沉重,綠色永續的價值普遍受到社會重視。多年的行政治理,習以發展經濟為重,在政黨政治角力下,對新價值態度反覆,核能除役及廢核爭議不休,永續議題多流為政客操弄,新能源、再生能源開發亦因而遲緩。政府在社會環境變遷及國營事業民營化,電業市場競爭日劇的過程中,台電身為國營事業,各界對經營效率有所期盼時,績效不彰虧損連連。又於政院提出油電雙漲,在溝通不良,媒體與民眾諸多置疑下觸礁,台電曾幾何時己輝煌不再,挑戰不斷。
面對外在環境的變化,台電自身內部人事又漸老化,公司經營在風雨中飄搖,經營管理不進則退,在退休潮波波衝擊下,技術及經驗傳承面臨挑戰。七十年來最嚴峻的時刻即在眼前,組織經營更替轉身不易,難以快速反應市場。近日新聞報導裡得知黃重球董事長已著手組織再造,台電公司在成本觀念、營運作法、服務銷售的改革上已啟動。
台電長期採取功能型組織,權力集中於總管理處,經營決策較慢且資源整合不易。「電」,不像其他企業可根據產品別分割事業部,電力特性是要透過發、輸、配、售的上下游銜接與整合才能送達客戶。改革以釐清界面及權責歸屬為優先,「內部廠網分工」及「分離會計」是轉型事業部的核心及基礎。
當前台電在自主經營上,必須依照國營事業法規,人事、採購、主計的流程,仍受政府管控。又自負盈虧方面,電力是重要的民生需求,很少純粹由市場機制決定;在燃料採購必須符合政府法規,又時常需要配合政策性任務。所以,台電勢必要在事業部自負盈虧中引入修正的觀念,來面對體制的需求。
在政經、社會壓力、內在組織需要轉型下,台電在現有國營事業體制下的經營挑戰,與一般民間企業不會一樣,但目標都要能提高競爭力。這時老台電精神的傳承與創新就愈發值得珍惜了!
浮光略影考察大甲溪水力發電與河川整治工程中,盡是令人感動的片段。民國87年馬鞍壩興建,顧及電源開發與大甲溪內自然生態平衡,台電設置國內大型水壩的第一座魚梯水道。自敏都利颱風後,大甲溪上游坍方破坯,在落實修復工程與河川生態裡雙面迎戰,一群台電老員工帶著新進人員擔負起,保育、教育重責,與社區共同瞭解水利發電與河川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在運用網路與人事精簡的要求下,有限的人力發揮「不老電廠的精神」,見到花白頭髮的老台電駐守深山,為不斷電、續電作安全後盾,講起老長官孫院長眼眶泛淚,都是永遠的台電人。
翻閱台電月刊,知道台電人在逆境中、誤解裡有委曲,由衷感佩黃重球董事長說「只要我們認真,別人就會當真。」鼓勵同仁面對批評、正面思考,「別人都在改,我們也可以改。」組織變革、開源節流、活化資產,要大家看見台電正在改變。大象轉身不易,重整腳步後每一步還得踏實。
在綠色永續發展的趨動下,台電未來必須持續努力,核能除役、火力發電減碳、訂立電力密集度規範、強化新電廠的運作效率,在電業自由化下維持供電安全亦需認真面對,在中央政府政策不明時,身為國營事業一員及專業幕僚、資訊提供單位,對決策討論定奪與執行力的分擔,仍需精進。在循環經濟裡,對開發生質能源、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應積極參與,在今日的台電技術團隊裡培育明日能源科研的走向與實力。為長遠籌謀,須吸收具有企業創業精神與執行能力的人才,成為高質化低耗能綠能產業的引航者。
擔任國家永續發展委員多年,長期關心環境變遷、永續發展相關議題,面對永續治理必需社、經、環境,環環相扣,上位者的決心與智慧,決策過程、執行效率須跨部合作;中央到地方、結合民眾參與,盡速推展國土三法,帶動產業轉型,深化教育、文化的社會改造。永續不只是學習與自然和諧相處,更需要對自然資源有效、公平合宜運用,是具有自我約束的成長模式。
「大象轉身不易」,在前景紛擾問題重生的台灣,願能與台電相切磋惕勵,回顧台電前輩篳路藍縷,愛國家的建設決心,效法「不老電廠」不懼老的承擔勇氣,必能喚起下一個世代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