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再起的聲音
朱思潔 — 2013年03月04日
新年新希望,基金會在持續的追蹤與觀察下,經歷了去年發掘問題、面對問題。身為現代公民的一份子,無法置身於問題雜陳的社會現象之外,提出「實在年代」的呼喚與反省,望能以清澈的判斷與思維,期待新的一年匯聚實在力量、積極孕育轉型動力,廣納民意、修正觀念與做法、付諸行動。
社會有許多問題在過去的一年經過不斷的檢視與反雛,對台灣社會衝擊面廣而深,為眾所關心的三個議題,國民年金、核能安全、教育資源分配,也都能在溝通、面對、規劃、檢討中,將民眾的共識逐漸凝聚,將往日的公民運動提升到公民素養的累進,台灣的社會逐漸在經歷問題、消化問題中成長。
例如18趴的存廢,民眾已有基本的共識,這歷史累積的年金問題已到整飭的時刻,軍、公、教三大類仍須個別針對議題提出實質解決方案。又如核能發電,應排除政治角力、正視安全問題,能源缺乏有賴99%以上進口的台灣,這長久的爭議問題,應有效的規劃再生、替代、節約能源的時間表。再說到教育資源的分配與就業機會的配套,在社經發展與分配中,涉及不容忽視的社會結構重組。務實、公平的教育資源分配,強化社會流動力,創造經濟發展效能、教育問題已是政府政策因應失責,廣納基層心聲、重視財政規劃與科教投資,刻不容緩的大課題,教育問題的優先順序,是政府政策的大考驗,高等教育及技職教育的重整已是刻不容緩,十二年國教若無完善配套,將損及國家發展力,不應無謀而虛動。
全球變動下台灣在國際空間地位漸趨邊陲,僅有兩岸經貿依存,但ECFA談判之下在兩岸的主導地位上實居弱勢,亞洲的舞台上除APEC外,不見容於東協加三、加十,東北亞組織中,也無揮灑空間,今後與美歐亞的互動唯看台灣能否積極拓展自我價值。
每個人應有國際視野、應有國家整體思維,對氣候變遷、貧富不均的現象有人溺己溺的責任感,這近乎八股的教條似疏遠已久了,在每個人的怠忽下失去了眾志成城的群體力量,需要再起的聲音,是呼朋喚友的時刻,台灣的價值與力量需要有我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