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颱風的地理思維

颱風的地理思維

中國時報
這兩天新聞媒體的焦點就是大學指考的加分問題以及中南部的七二水患。兩者都源自輕颱敏督利的災害。因為涉及學測學生的權益以及水患所造成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失,格外引人注目,從地理的思維來看,颱風災害是天災,但消極的降低災害的損失以及即時補救並不是不可能,其做法除了政府因地制宜,做好事前縝密的應變計劃之外,更有賴於民眾對自身環境的認識以及警覺性,地理教育於此似乎能夠擔負起最適切的角色...

台灣每年夏秋之際都會面臨颱風侵襲的威脅。就地形而言,因板塊擠壓,形成台灣山高水急特性,加上沿海部分地區低窪,一下雨即有可能導致淹水、河川暴漲以及土石流災害。但問題是颱風路徑為何,會在哪裡帶來多少雨量及災害,相信只有老天最清楚。在颱風跡象不確定的情況下,要在短期做出攸關民眾權益的重大決策或災害應變,確實有其困難性。但颱風災害既然已經發生,如何避免以後再重蹈覆轍應該是更重要的事。尤以近年來部分學者認為溫室效應、全球氣候的變遷等影響,氣候災害可能更為劇烈而且難以預測。不論是政府或大眾如何在未來面對氣候災害所帶來的衝擊便十分重要。

  在此,有一個粗淺的建議,因應近年來颱風對台灣不同地區造成程度不一的損害。中央氣象局或者內政部單位或許可以委託專家學者針對環境敏感區域(易發生災害地區),建立災害的GIS數位資料檔案,或將近百年來歷次颱風的強度、路徑等相關資料,及每次颱風所造成的災害損失及區域特性,透過各類傳媒廣為傳播。這對容易發生水災、土石流等災害的居民更為重要。雖然每次颱風路徑因變數複雜,也不盡然造成同樣的損失。但至少可以由這些資料提供相關政府單位作為決策參考支用,建立出對應的應變標準程序,當颱風前後有發生災害的可能性時,即據此進行相關預防措施,減少生命及財產的損失(包括考生的權益)。災害後也能夠比較快速的進行各種補救措施,這些颱風及災害的檔案資料也可納入地理等相關教材,提供民眾對於颱風災害的警覺性。

  另外一個關於地理思維是地理的教育。在這幾天風災裡,大學指考第二天,學生對地理科試題普遍反映偏難,可能是因為題型趨向理解及應用,不似以往一般所認為地理考試就是資料的堆砌或者「貝多分」。如貴刊昨日(四日)廖學誠教授所言,傳統地理教學給人的刻板印象就是背誦物產、鐵路以及地名,導致大學社會組科系採計地理科偏低。事實上這幾年地理教學在諸多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已經有顯著改變。隨著時代的變遷,不論是自然環境或者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都有明顯改變。

  先前發生的九二一地震震度或損傷在近幾十年堪稱罕見,賀伯、納莉以及桃芝颱風所帶來的災害也都讓台灣蒙受重大損失,類似的重大災害的發生在以往的舊教材較少著墨。隨著近年來重大災害的發生, 國土規劃及災害應變的思維方式也必須有所改變。據此,地理學科教育學生的方式也應有通盤的改變。現行地理教學內容已朝向生活化,教學方式也愈重視理解以及應用。這可以由地理課程及教材等改變看得出來,例如關於颱風的基本知識(如成因、風向),以及對台灣造成的災害(水災、風災、焚風)等,新課程在各級中學近年更新的教材裡皆有篇幅不一的介紹。相信如果學生對颱風有基本的認識,或許會更有警覺性。這種地理教育其實是很切身而應該從小扎根並且具體落實。只是目前教育在考試引導教學的影響下,普遍有不考不重視的情況,讓地理教育者感到頗為無奈。

  近期因遛鳥俠事件引發暨南大學李家同教授有感而發,認為學生應多關注國際事務而非僅止於NBA球賽。就大學指考而言,台東學生所遭受的不平等問題,或者由七二水患的南北差異,都可歸因於自然及人文區域差異結果,這些也是地理學科所重視的議題。地理其實是很時事也很生活化,但只有地理教師重視不免勢單力薄。希望政府、學者及社會大眾能夠給予現在的地理教育更多支持,讓後代更了解及適應我們的環境及世界。(作者為南投高商地理教師)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