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蓋再多防砂壩 水庫難活化

蓋再多防砂壩 水庫難活化

呂理德、羅如蘭、江睿智
石門水庫已垂垂老已,大雨天原水濁度混濁,造成下游地區兩三百萬人面臨停水窘況。為解決石門水庫遇雨總是缺水的問題,立法院將針對總經費高達二百五十億元的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表決,這筆龐大預算是否真的用在刀口上,本報記者深入水庫集水區上游巴陵、蘇樂、下文光等地區,調查採訪並釐清問題...

一雨成澇,不雨成旱;颱風天,竟成缺水天!這就是石門水庫最好的寫照。治水預算中特別編列二百五十億元進行活化石門水庫預算,但台大地質系主任陳宏宇卻認為,上游水庫治理要投入一百四十億元興建數以百計的防砂壩,違反大自然,不會有效果,完全是行政官員在諂媚阿諛民代的結果。

另一方面,石門水庫水源特定區內近一百六十餘公頃的土地,也面臨開發做為商業區、旅館區,政府一方面在推動活化水庫「去毒」工作,另一方面又同意開發而「放毒」,石門水庫想要再活過來,看來實在很難。

去濁清淤砂 應首重穩地質

活化石門水庫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解決石門水庫混濁的供水,另一部分是上游集水區治理部分。在一百五十億解決混濁供水方面,陳宏宇及台大地理系退休教授張石角均認為,這一方面的爭議不大,應該趕快來做,但在上游集水區一百億元部分,則有很大的爭議。張石角說,「治理工作是一定要做,但是要慢慢做,不是列為緊急處理項目,急也沒有用」。

農委會水保局第一所所長王幸隆說,艾利颱風過後上游集水區未流入石門水庫的泥砂有二千七百九十二萬立方米,未來六年內概估會有九○%會流入,每年大約有四百二十萬立方米會進入庫區,因此才要緊急推動上游集水區治理工作。

陳宏宇則反駁說,不是上游有崩坍就一定要進行野溪治理,從陳有蘭溪、大甲溪的研究告訴國人,這種崩坍在溪流兩旁相當常見,它會自然形成沖積扇或河階堆積地,並不見得會被沖到溪流中間,如果依照水保局說法,可能不只要興建一百座防砂壩,而是一千座防砂壩甚至一萬座,正確的作法應該是讓半山腰間自然形成一個穩定地質環境。

防砂擋一時 還是流進水庫

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林長茂就指出,水保局興建防砂壩工程,就好比是零存整付,短期內雖然把砂攔下來,但一場更大的雨下來,還是會把這些砂慢慢的推進水庫內,而下文光地區距離石門水庫大約十幾公里,這樣推移時間相當長,所以環保團體反對興建防砂壩。

大漢溪上游蘇樂集水區治理則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蘇樂集水區面積高達六三五公頃,艾利颱風造成大約有十四公頃的崩坍地,地質是砂岩及頁岩,又有一部分順向坡,地質相當脆弱,九十三年及九十四年艾利颱風等一系列颱風,造成大崩坍,非常嚴重,連接台七線的蘇樂橋在颱風被沖毀掉,公路局蓋了七次,也沖了七次,因此水保局在去年九月投入近億元進行整治,包括蓋了護床工、梳子壩、以及防砂壩,完成後,公路才能安全。這項工程是由水保局自行動用緊急經費完成,而在有了石門水庫集水區治理預算後,水保局再編列二千萬元進行後續處理工程。

問題是這項工程主要目的是在保護蘇樂橋,而目前交通部公路總局,已經編列預算計畫在下游興建一處跨距二百米的橋,如果興建完成,這項水土保持工程的必要性就不高了。類似工程的案例在下文光地區亦可以發現。

廢土堆山谷 又是一場人禍

張石角說,那一座山不崩?只要有山,就一定會崩,崩的山是否要做工程,必須看他的目的而定,下文光地區崩坍處理是為防止石門水庫淤砂,也就是說,即使這項工程完工,也不會對水庫混濁問題有所幫助,因此這項工作有那麼急迫,一定要在一、兩年內完成嗎?是不是可以有更周延計畫後再來做,這些都是可以討論的課題。

立委賴幸媛說,立委最關心的是,錢花下去有沒有效?會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是有用的,以及能有多少年效益?這些問題在立法院都看不到解答。一路沿著台七線,都可以看到施工所產生廢土都隨意棄置在山谷中,這些廢土大都僅是簡單處理,大雨一來,當然會隨著砂土流入水庫。這樣的施工品質怎麼讓人安心?

除了上游集水區問題外,石門水庫也下面臨一場大規模的土地開發浩劫,水庫旁二百公頃的旅館區、商業區、遊樂區正逐步解禁中。

這要從民國五十三年石門水庫完工之後說起,由於石門水庫係以灌溉、防洪、發電、觀光等多目標經營,也因此當時畫設了面積高達三千二百四十九公頃的風景特定區,其中二百公頃係都市發展用地。由於水庫功能已經由早期農業用水,改為以自來水水源為主,所以到了民國八十七年才改為石門水庫水源特定區,強調以水源保護為主的水庫,但整個土地使用仍未改變,仍維持風景特定區計畫。

在政黨輪替前政府也知道石門水庫已經是重要飲用水水源,所以對於這項都市發展所採取的策略,就是故意擺在一邊,而且一擺就是四十年。但政黨輪替後,號稱綠色環保的政府卻開始從地主角度思考,林長茂就指出,今年五月他前往內政部營建署開會才得知,該都計已經要解凍。

興建遊樂區 水區開腸剖肚

林長茂說,營建署甚至在去年十二月同意中信集團所擁有的石門水庫特定區內「石秀灣附近遊樂區自行擬定細部計畫作業規範」。

石秀灣附近遊樂區原本在民國七○年代台灣農林公司轉手給國產集團,預定開發作為高爾夫球場,在八○年代初期被當時行政院院長郝柏村以可能有危害石門水庫之虞否決掉,而一直未開發的一塊土地,但目前地主卻可以自行規畫。

沿著台七線走,集水區施工單位仍充滿人定勝天的毅力,但這樣的工程真的能讓水庫起死回生嗎?還是只是另一場惡夢的開始!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