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再多鈔票 難救雲嘉陸沉
江睿智、羅如蘭、呂理德 — 2006年06月26日來到台西鄉,四處可見魚塭,曝氣機及抽水機不停打轉,讓人一眼就看出,這裡是靠抽取地下水養殖為生。
抽水機治水 難挽地層下陷
今年六月九日到十一日的豪大雨,又使雲林的台西鄉泡在水中;大雨過後的這天,雲林艷陽高照,但因為地層下陷,只要遇大潮日,就得啟動抽水機排水。
水利署第五河川局長洪勝榮指出,現在雲林地區下陷高達二.二二米,河川的水位比村落的地盤還高出許多,如果不從地層下陷防治做起,任何治水工程都很難奏效。
但現在民意高漲,在地層下陷區居民普遍都要求加高堤防,廣設抽水站,且抽水機愈大愈好,遇到淹水,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將積水抽出去,所以八年八百億元,在這裡僅做有才寮溪及舊虎尾溪排水路及抽水站的改善工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洪勝榮無奈地說。
台西鄉長李培元也承認,地層下陷問題無法解決,雲林就沒有辦法不淹水,但養殖是鄉民的生計,地方政府又不能禁止養殖!
京華工程顧問公司副董事長梁文盛指出,雲嘉沿海地層下陷,就像個「碗公」,所以容易淹水,廣設抽水機雖有幫助,但無法根本解決水患,必須要規畫一些地區讓它滯洪、讓它淹,或者是在上游地區阻隔洪水,不要讓水排到地層下陷區,加深水患。
超抽地下水 外水高於內水
「一邊解毒,一邊放毒,」財團法人淨竹文教基金會林聖崇說,「政府那有那麼多錢治水!」而距崙豐抽水站幾百公尺遠的地方,就有台西水產養殖試驗場,進行台西海埔地下水養殖試驗與推廣,養殖不斷擴大,超抽地下水愈多,地層下陷愈嚴重,治水更成為神話。
成大地層下陷防治服務團宋長虹博士也強調,這一個地區已經比海平面低,縱使不下雨,如果水閘門管理不當,遇到大潮日還可能會淹水,更何況是下雨天。
曾在九十三年敏督利風災中有十多處潰堤的雲林縣蔦松大排,其水位永遠比大排外邊的農田高出許多,水利官員說,「外水高於內水」是地層下陷最常見到的景觀。
口湖鄉公所秘書蘇國平指出,口湖鄉在這一次六月水災中,幾乎全淹了水,因此才需要推動牛挑灣溪、尖山大排、蔦松大排三大排整治,「誰要阻檔治水預算,我一定帶鄉民北上抗爭」。
不過蘇國平口中整治計畫,中央政府水利署早已編列十億餘元整治經費,目前並已發包,只是因為地方政府無法取得農田水利會用地,一直無法施工,和八年八百億工程關係不大。這個例子顯示,部分地方區域治水,根本與八年八百億元無關,錢早已撥下去,若地方政府無執行力,治水根本只是淪為地方分肥。
在嘉義縣東石一帶,原本良田早已被海水侵占、鹽化,無法耕作,多處呈現汪洋一片,猶如港灣的景觀,只見遠處排列整齊的電線桿,約略可見已沈沒在「海」的道路。
治標不治本 淪為政治分贓
嘉義縣政府水利課長林谷樺說,由於地層下陷問題實在太嚴重,所以目前嘉義縣治水預算中,將有五處是採取村落圍堤的方式來治水,也就是在村落外圍加高一米左右,村落內則設滯洪池及抽水站,防止村落淹水,讓水只淹外面,不會淹到村落。
林谷樺也承認,這項做法僅是治標,而一般民眾也相當反彈,村民反映,他們的財產其實是在村外的廣大魚塭,這地區多半是半鹹水養殖,一下雨,海水會變淡,必須趕快換海水,村民希望保護的是魚塭!但水利署第五河川局工務課長洪振丕直言,「那麼大的面積,又那麼低窪,根本不可能全盤解決全區域淹水!」
在地層下陷地區治水,「八年八百億元做完了,就可以不淹水嗎?」水利署的專業文官都很憂心。為什麼憂心?因為他們的專業良知很清楚,如果地層下陷問題不解決,就算花八千億治水也是沒用的,只是淪為政治分贓而已。
根據水利署監測地層下陷資料顯示,雲林縣擁有最大下陷面積,超過六七八.六平方公里,約略是兩個半台北市。口湖、台西、蚊港、元長、褒忠都是主要下陷區域,民國八十五年以前,平均每年以超過十公分的速率下陷,後來下陷趨緩,沿海地區目前每年仍有三至五公分的下陷。
雲林縣口湖鄉是全台最會淹水的地方,逢水必淹,口湖鄉長吳慕禹最近很關心立法院治水預算能否通過,他期待,八年八百億雖然無法完全解決水患,但至少「原本淹到腰的,可以變成只淹到小腿肚!」
如果口湖鄉每年仍以五公分速率下陷,八年後,總計下陷四十公分,即便投入預算治水,下陷四十公分,還是會淹到腰;「治水速度趕不上下陷的速度」,洪丕振說,現在就怕,八年八百億下去了,短時間不淹水了,居民就更積極抽地下水,地層下陷愈嚴重,到最後,有一天還是要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