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一些心得

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一些心得

江丙坤
經濟是活的就像人一樣,人靠飲食而活而成長,經濟則靠企業的投資而成長。人的成長有階段性,經濟發展亦然。人會生病,經濟也會生病;人最常見的三種病有傳染病、心臟病及心病,而經濟也同樣有三種常見的病像,外來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如國際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等等)、內在產業結構的調整及信心的問題。

 
經濟是活的就像人一樣,人靠飲食而活而成長,經濟則靠企業的投資而成長。人的成長有階段性,經濟發展亦然。人會生病,經濟也會生病;人最常見的三種病有傳染病、心臟病及心病,而經濟也同樣有三種常見的病像,外來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如國際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等等)、內在產業結構的調整及信心的問題。郭婉容政務委員曾經說過:經濟不僅是經濟學、也是政治學、社會學、更是心理學,其中尤以心理學最為重要。

人是靠血液而循環,經濟則靠金流而循環。維繫人生命的循環靠心臟,促進經濟活絡的循環則靠企業,因此企業是經濟循環的心臟。企業的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及附加價值,政府從中徵得稅收、勞工獲得工資、股東則賺取紅利,如此循環不息。

所以企業家是全民的衣食父母,政府的職責就是要改善投資環境促進投資,協助企業透過創新與技術引進提升競爭力。

經濟政策的主要目的在於發展經濟,提昇人民福祉。但任何政策的施行,尤其是租稅政策,雖然符合社會公義,仍須考慮來自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及企業、民眾信心的衝擊。換言之,任一政策要能順遂成功實行,除須獲得民意的支持外,於對的時機推動更是關鍵。

如日本故首相橋本龍太郎於1996年初就任時,為解決日本日益嚴重的財政收支失衡所累積的龐大國債問題,旋即推動兩項改革措施,其一是將消費稅由3%上調至5%,另一則調整縮減年度公共支出預算,固然該舉使得日本政府的財政獲致達13兆日圓的改善,不料1997年泰國引發的亞洲金融風暴襲捲全球,亞洲國家無一倖免,國際經濟景氣反轉直下,日本的增稅及緊縮財政政策,反而使受國際不景氣強勁衝擊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終致經濟一落千丈,經濟成長率由橋本龍太郎甫上任那年的5%,腰斬至1997年的1.6%、下台那年1998年的-2.5%;股市也由上台時的20,377持續滑落至卸任時的16,000多點。嗣後雖經其繼任者的改弦易轍,卻力振乏力,造成後來「日本失落10年」的窘境。

反觀1997年9月蕭副總統於就任行政院長時,為因應亞洲金融風暴,要求本人(時任經建會主委)辦理1,000億元擴大公共投資的追加預算等措施,擴大內需以因應當時外在國際經濟不景氣的衝擊,致使1998年我國的經濟成長率一枝獨秀達3.47%、失業率僅2.69%,傲世全亞洲,而亞洲其他的自由國家經濟成長率則全都淪為負成長。顯見一個符合社會公義的財經政策,如於不對的時機推動,恐不僅無法達成原預期的目的,反造成經濟衰退、全民遭殃的窘況,不得不慎!
 

引用來源:經濟日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