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年代─服務經濟轉型系列講座」系列報導三
中國時報 — 2012年07月22日城鄉供需不均 專家籲長照產業化
醫療衛生該是產業還是社福?長照可以用市場經濟來維持嗎?我國醫療人力符合當前社會需求嗎?台灣去年六十五歲以上、失能的老人近廿五萬人,占老年人口十%,醫療床位、醫生護士人數皆高於世界平均值,卻「不患寡而患不均」,專家籲長照產業化,同時提升完備的服務機制、留住醫療人才。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前衛生署長詹啟賢、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蘇喜、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等人,昨天出席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實在年代─服務經濟轉型系列講座」,探討如何打造醫療照護服務業。
蘇喜表示,我國去年三月底六十五歲以上、失能的老人近廿五萬人,占老年人口十%,若其中三成需要機構照護,需求床位數為七萬兩千床,台灣估計床位已有九萬四千床,實際上供過於求,卻在各縣市存在供需不均與品質不一狀況。
她說,國內醫師護士皆高於世界平均標準,卻「不患寡而患不均」集中於醫美與都會區,讓內科、外科、婦科、兒科、急診、麻醉科「六大皆空」,偏遠、離島地區分配不足,待遇更不成正比,才會發生醫師出走、護理師怒吼。胡勝正也認為,我國人口老化速度超越其它國家,長期照護產業化應即早規畫。
不過,林萬億則持保留態度,認為應先照顧老人,再提供年輕人就業機會。他說,長照問題關鍵在外勞人數攀升、時間延長,國內居家服務員有限導致惡性循環。
林萬億表示,曾在參訪國外社會福利部時聽見德國官員說,老人對國家貢獻良多,寧願以多一點錢,讓自己的同胞來照顧,然而台灣對於老人家的照顧問題,卻只想要「廉價、好用。」
專家籲政府 規畫長照保險
中研院院士胡勝正昨天呼籲政府,長照保險是長期趨勢,應及早規畫;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也提到,台灣應該提高醫療服務產業占GDP的比例,並想辦法把長照產業的工作機會盡量留給本國人。
詹啟賢、胡勝正、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及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蘇喜、中國醫藥大學董事長黃榮村昨天受邀在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實在年代─服務經濟轉型系列講座」,討論「如何打造醫療照護服務業」。
與會人士昨天認為醫療衛生是產業一種;胡勝正認為,台灣人口老化速度超越他國,既是挑戰也是發展醫療照護服務產業的契機。
蘇喜認為,台灣現行長照情況出現健保財務出現困境,社會經濟發展停滯,民眾自主付費意願、能力降低,長照資源和服務人力不足等窘境。蘇喜建議,應該由政府制定政策,藉由評鑑機制控管品質,維持自由競爭和市場經濟模式,弱勢族群則由政府提公社福補助。林萬億也提到,台灣的照護服務早就已經市場化、產業化,只是偏向準市場、公司混合經營。
工商時報 A6/實在年代迎向永續座談會
醫護人力符合當前需求嗎? 台灣醫療人力 不患寡患不均
日前,一名白衣天使吊點滴上班的畫面,透過新聞台轉播震撼全國民眾,也反應出台灣醫療工作環境欠佳的問題。專家學者指出,目前 5大科別(內、外、婦、兒、急)住院醫生招收狀況持續惡化,加上護理人員出走等問題,台灣醫療人力恐面臨空洞化危機。
中研院院士胡勝正分析,會造成上述結果,主要是因為醫事人員薪酬未能反映,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改善薪酬結構,依工作勞累程度、教育及訓練投入多寡、執業年限、執業風險等因素考量,真實反映市場狀況。此外,他認為,也可以運用替代役與公費生員額,優先滿足發生困境的科別。
前衛生署署長、現任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則表示,關於醫療人力需求「5大皆空」的問題,實際上在中南部10年前就發生了,現在是延燒到台北的醫學中心,才獲得社會大眾的重視。他認為,其中關鍵是,民眾對醫療品質要求很高,卻不願意付出相對等的金錢,所以醫護人員紛紛出走。
根據104人力銀行今年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指出,就讀醫護相關科系的畢業生,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從事護理師或護士的約有7~8成,但畢業10年後只剩下1~3成。
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蘇喜認為,台灣醫療人力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因為從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每10床要有一名醫師,每 3到4床要有一名護士,而依據國際標準,每萬人急性病床數是30床,台灣有43床;每萬名人口醫師數,國際標準是14名,台灣是17名,都在標準之上。但大批醫療人才流向高獲利的醫療美容,或集中在都會區,導致醫療人力分配嚴重不均。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是,當前台灣長期照護系統過度仰賴外勞,導致台灣相關院校培育許多專業人才,卻沒有適當的發揮舞台。昨日多位專家建議,要推動認證制度,一方面建立專業,另一方面保障本國照護人員的工作機會。
醫衛轉型 要從產業角度處理
醫療衛生該是產業還是社福?開南大學健康管理學院院長蘇喜表示,廣義的醫療產業,在實施全民健保的國家,醫療衛生產業主要的付費者是政府,在未實施健保的國家中,醫療衛生更是產業,而且產值相當高。
美國2009年醫療體系總支出為2.44兆美元(每人每年8,648美元,占GDP的17%),台灣則為540億美元(每人每年2,335美元,占GDP的 6.6%),醫療衛生是社福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由政府服務,還有自費,因此醫療衛生是否為產業或社福並不相排斥。
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也清楚指出,醫療衛生是社福也是產業。他認為,全民健保實施以來,投保率已高達99%,醫療資源可近性已大大提升,醫療衛生已成為社會安全制度最重要的一環。
而長期照護需求大多集中於老年族群,難以用商業保險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但政府目前已規劃長期照護保險,待長照險上路,未來成為社會安全制度的一環是可以預期的。
服務業是主導國家經濟轉型的關鍵,2011年台灣GDP服務業產值占 68.71%(醫療支出占民間消費支出9.6%)、製造業產值占24.76%(ITC產業占53.1%),提升服務業生產力1%,對經濟成長率的影響,是提升製造業的2.8倍。
胡勝正表示,醫療衛生與長期照護不但可以成為產業,且可以成為服務輸出的強項;台灣有高品質的醫療體系,也可運用雲端科技在醫療照護上。
前衛生署長詹啟賢則表示,醫療衛生是社會福利帶有產業性質;1 5年前我說醫療是產業,國內6個醫學院院長,12位教授到我辦公室來抗議,醫療怎麼可以是產業;15年後觀念逐漸改變,大家已認清楚這中間不可能沒有產業的成份。
詹啟賢指出,健保佔GDP的6.6%,醫療工作人口佔全國約3%,大於農業就業人口與產值,農業一開始就是產業,醫療衛生是社會安全一部分,要發展就要從產業角度處理。
長期照護 需更多預算投入
前立法委員、現為台北醫學大學中長程計劃小組召集人洪奇昌,昨日語重心長提出警告表示,現在全民健保面臨高度危機,政府應編列更多的預算投入健保及長期照護上,國家領導人必須正視此項問題。
洪奇昌指出,醫療是目前少數政府政策中,人民覺得做的最好的,全民健保是大多數人覺得對自己醫療權益及生命的保障,我國健保局的效益也是全世界做的最好的,在美國健保的管理支出占醫療總支出快20%,而我國的健保局管理支出僅在2%以下,由這點我們必須給醫療人員高度的肯定,才能讓民眾今日享受這麼好的醫療福利。
洪奇昌話鋒一轉表示,但今天我們醫療碰到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舉例來說,台北榮總醫療本業是虧錢的,主要是靠業外美食街、星巴克等租金收入來賺錢;萬芳醫院6月也出現虧損,這就表示我國的醫療給付有很大的困難,整個醫療環境是非常辛苦,因此必須節約我們的醫療資源。
此外,醫療護理人員訓練上是足夠的,但目前錄取率僅三成多,主要是有些人不來報考或不從事這行,所以實際上是不足的,且流動率相當高,使得目前多數醫院採取關床的措施來因應,目前大概每個醫院平均關閉50到80床(1000個床位以上的醫院)。
洪奇昌表示,醫療跟健保的制度絕對不是署長或政務委員可以承擔的,它是行政院長以上的國家領導人必須正視的問題,我們必須珍惜健保十幾年來累積下來的成果,但我認為現在全民健保面臨非常高度的危機。
另外,在長期照護方面,洪奇昌說,大家現在到各大醫院去看,推著輪椅的老年人幾乎全部都是外勞,長照目前面臨到迫切的需求;醫療跟照護必須視為一個產業,才能創造產業環境中該有的市場需求與供給。
長照費用 政府、市場、家庭分攤
對於國內長期照護問題,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院長蘇喜指出,我國已提出多層次長期照顧構想,但現實環境恐怕無法讓該計畫按原規劃在明年實現,未來需要政府制政策,藉由評鑑機構加以控管,維持自由競爭、市場經濟模式,弱勢族群則由政府提供社福補助。
蘇喜指出,台灣已提出多層次長期照護財務保障構想,原希望201 2年推出,但因全民健保財務陷困境,經濟發展停滯讓民眾付費意願與能力都降低,希望有些補充性的商業保險,整合公私部門財務資源,達成政府、市場及家庭共同負擔財務責任,兼顧公平、風險分攤與自我負責的目標。
胡正勝則指出,根據經建會預估,隨人口高齡化、失能人口將由2 011年的45萬人(占人口總數1.9%),增至2026年的76萬人(3.4%),再到2036年的108萬人(4.6%),衍生出大量的照護需求。
但國內長照機制仍未完善,胡勝正建議要有長照保險的建立,但應以完備市場機制為前提,營運模式需要進一步改進,要加強培訓人員、證照專業化、由一對一的照護到多對多,也可善用雲端技術降低居家老化成本。
詹啟賢認為長期照護應該是社會福利一部分,但是要完全視為福利,不管你付不付費政府都要給;還是要像健保由民眾付部分費用,大家想法如何?要由全民納稅人來負擔,還是用保險精神?由於牽涉政策與價值觀,值得大家討論。
對於長期照護依賴外勞現象,詹啟賢認為就促進經濟發展,產業振興來看,用本勞是左口袋到右口袋,用外勞錢就沒有留在台灣總體經濟裡面,機會應要留給國人,透過認證提高本國人就業機會,主政單位要想些誘因。
林萬億則指出,去年台灣全人口失能人數約44萬人,65歲以上占3 3萬人;然而,到民國117年,估計失能人數估計高達81萬人,65歲以上將超過68萬人,而台灣長期醫療照顧存在著經費不足、外勞依賴、城鄉差距、人力有限、機構照顧品質不一、政策整合不足等嚴重問題,政府必須正視。
針對經費不足的問題,林萬億直指,2007年行政院核定的「長期照顧十年計畫」共編列高達817億元的預算,但根據衛生署去年公布的資料顯示,2008年至2011年期間總經費才支出73.1億元,不知道其他預算到哪去了?
引用網址: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1584/11201207220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