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為中科二林轉型精密機械園區喝采

為中科二林轉型精密機械園區喝采

中國時報
台灣是多元社會,從好處看是各方意見都有表述的場域,從壞處看就是意見紛陳難以成事,在這樣一個多元情境下,很難得的,彰化二林園區得以從中科四期轉型為精密機械園區,第一次在環保與高科技發展間取得共識與平衡,但是,長路仍漫漫,猶待各界支持,否則能成之事依舊可能壞事。

二林園區備受地方人期待,原因無他,彰化做為農業縣,雖然這幾年高收益的花卉園林產業發展不錯,但就中台灣而言,依舊還是光華褪色的傳統農業縣市,前總統李登輝時代儘管曾有過彰濱工業區的規畫構想,但發展有限,難得拜大台中的中科所賜,有一個產業轉型的契機,給地方人一個重生提升的機會,即使環保團體期期以為不可,但仍沒有人肯放棄,還是希望有一個機會給傳統縣市躋身高科技產業的可能。

     很遺憾的,這個機會在扁政府執政八年、馬政府政黨輪替四年之後,空轉無果,而產業重生機遇難再現,特別是中科四期於環保團體強烈抗爭,且高科技產業本身已面臨瓶頸之際,非轉型不得以扭轉頹勢。這個個案已經不只是二林園區的問題,而是台灣能否在多元意見與發展爭執中取得再造生機的典型,成則可成,敗則全敗,某種程度也是馬政府連任的四年,給台灣產業一線生機的案例,極難得的這個政策決定突破重重關卡,拍板定案,不論是求發展的地方意願或者求環保的社運人士都該珍惜這個機遇。

     二林園區很像是文化部主導的公共電視,在困難中還是要完成董監事改選,文化部長龍應台極含蓄的說,「如果新提名人選還是過不了審議委員會,未來也不必再求任何人做一點理想中的事。」二林園區亦然,如果還是不能轉變給地方人一個產業發展的希望和可能,未來不必冀求彰化還有什麼突破農業縣的規畫,因為再碰不到下一位國科會主委願意為地方再盡一點心力,只為了突破地方利益與中央政策限制,幫地方人求取一點點生機。

     彰化縣擁有相對更多的土地資源,還曾經是開台「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富庶之域,論起資產,彰化和台南平起平坐,算是富裕之人聚居之區,數數台灣企業董事長彰化出身者眾,包括宏碁前董事長施振榮、台泥前董事長辜振甫,施家與辜家都可謂台灣首善之富,但是,他們功成名就不靠彰化,靠得是國際競爭力,打出一片天,然而,天下再大都無法比家鄉更親,人親土親,他們都希望彰化有朝一日不只靠農業、還能靠產業讓彰化也成為台灣的亮點,站在國際間更體面。

     彰化靠山面海,要農業有農業,要漁業有漁業,彰化創造了台灣的花卉王國,彰化米拿不到冠軍還是數一數二,彰化葡萄釀酒也是冠及全台,即使如此,彰化人都知道不夠,彰化人和雲林、高屏人一樣,依舊是外移人口眾多的縣市,施家、辜家再發達,都還離開彰化到了台北,再從台北走向國際,為什麼彰化不能一步躍入國際?地方人的嚮望如此堅定而實在,一點沒有錯,農業人口擔心二林園區會發生「搶水」之事,原因很簡單,為了中科二林園區,很長一段時間彰化務農者是在「供四停六」的政策下與六輕搶水,如果沒有用水衝突,他們不會阻止二林園區轉型,換言之,如果彰化能成就農工併進,沒有人會愚蠢地每事必反對。

     比諸台灣數以百億計的蚊子館和蚊子港,耗費國家資源建成之後毫無用處,二林園區至少找到一個改變的可能,為什麼要改變?因為環保團體的訴求如此真實而迫切,地方人對產業發展的嚮往同樣無可辯駁,政府政策本來就應該在各方利益與需求中取得平衡點,儘管很多年了,沒有人肯做如此吃力又不討好的事,第一次,有人願意改弦更張,沒有放棄一個可能因為政策與政治衝突而報廢的地區,當然必需珍而視之、惜而待之,不論是環保派或發展派,乃至牽涉地方工程利益者,都該思考如果再反對或阻撓,二林園區是否再無機會,最終就要像所有報廢的國家政策計畫般無疾而終?這對地方發展究竟是利還是弊?想清楚,就可理解這個轉型方案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因為,台灣可能再找不到第二個還有機會轉型成功的二林園區。

 

引用來源:中國時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