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出口負成長敲響競爭力下降的警鐘

出口負成長敲響競爭力下降的警鐘

工商時報
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縮減,也凸顯出兩岸產業已經由垂直分工變成相互競爭的狀況。因為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產品有高達87%產品屬於中間產品,如今隨著中國大陸國內產業升級發展,大陸自身產業之中間原物料和機器設備進口替代能力增強,進口需求持續下降,已經開始衝擊台灣產業之生產與出口。

工商時報社論

財政部公布的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資料顯示,八月出口年增率負4.2%,連續六個月衰退,今年一至八月負成長5.6%。財政部表示:「即使下個月有望回穩轉正成長,但全年出口負成長已成定局」。對於台灣出口出現負成長,固然可以歸咎於歐債危機和全球景氣低迷,但是台灣出口產品競爭力下降,恐怕是政府更應重視的一大警訊。

基本上,歐債危機導致國際貿易成長減弱,必然影響各個主要出口國的出口成長空間。但是,近年來台灣的出口成長擴張能力落後於其他國家,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以2011年為例,台灣出口貿易年成長率為12.26%,在亞洲區域不但低於韓國(成長19.00%)和新加坡(成長16.52%),與美國(成長15.83%)、歐洲的德國(成長16.80%)、法國(成長15.51%)等先進國家相較,出口成長擴張能力早已明顯相形見絀。如今,今年前8月台灣出口表現在亞洲主要國家中表現最差,不僅不如南韓的負1.5%,也輸給日本、新加坡、中國和美國等,尤其敲響台灣競爭力的警鐘。

就出口地區結構觀察,今年8月份台灣對歐盟(27國)出口減少17.7%、對美國出口下滑8.4%、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縮減5.7%,固然顯示台灣受到歐債危機直接之衝擊仍最大,亦影響我對歐美出口成長,同時也間接拖累我對中國大陸出口衰減。但是下列趨勢卻值得重視:

第一,原本台灣出口產品在美國和歐盟的進口市場占有率,就明顯落後於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等亞洲區域主要出口國家,如今歐韓、美韓FTA生效,開始分階段降低出口稅率,已經使得我國產品在歐美進口市場競爭條件惡化,直接衝擊台灣產品價格競爭力,使台灣廠商在歐美市場的經營條件更為惡化。

第二,就大陸市場而言,過去政府一向將台灣出口至中國大陸之比重逐年下降(今年1至7月台灣出口至中國大陸佔總出口比重為26.7%,較去年同期28%減少1.3個百分點),解釋為「出口市場正朝多元化方向邁進,避免過於依賴中國大陸」。事實上,這種似是而非的說法,乃是對於台北產品在大陸市場之競爭力狀況,陷入錯誤的判斷而不自知。

應該注意的是,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的占有率逐漸被韓國取代,是一個長期持續存在的現象。2001年台灣和韓國在大陸的進口占有率分別為11.23%和9.61%,但是到2011年該數字則分別降為7.2%(成長率為8%)和9.3%(成長率為17.1%);2012年1至7月韓國在大陸的進口占有率降為8.7%(成長率為負2.1%),但台灣則更大幅下降至6.7%(成長率為負8.9%)。除了對大陸出口衰退幅度大於南韓之外,與南韓在大陸市場占有率也持續維持兩個百分點左右的差距,也顯示ECFA早期收穫清單的實施並未能扭轉台韓產品在大陸市場占有率消長,而未來若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台灣產業如何自處,尤其令人擔心。

第三,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縮減,也凸顯出兩岸產業已經由垂直分工變成相互競爭的狀況。因為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產品有高達87%產品屬於中間產品,如今隨著中國大陸國內產業升級發展,大陸自身產業之中間原物料和機器設備進口替代能力增強,進口需求持續下降,已經開始衝擊台灣產業之生產與出口。

以面板為例,中國大陸除了扶持本土面板廠提高自給率之外,於今年四月間上調進口關稅,將促使全球面板業向中國大陸轉移,大陸平板產業鏈逐漸完成,自然衝擊台灣出口。尤其甚者,依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中國到2015年末內銷彩電的面板自給率將達到八成,尤其將限縮台灣面板業的發展空間,情勢越來越不利。

對於出口衰退,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繼「出口龍騰計畫」之後,再次推出「出口振興之策略與作法」,密集推動「貿易尖兵」、「海外據點展觸角」、「客製化找買主」、 「擴大外商來台採購」、「加碼補助10大出口產業公協會拓展外銷」及「全力推廣消費財出口」等措施,這些努力無疑對於帶動國外買主與台灣建立採購關係,具有正面意義。但是,正如台灣以手機為主的資通訊產品因在歐美市場遭遇三星及蘋果手機雙面夾擊,以及深陷智財權專利戰的困境一樣,若無法因應消費者行為與市場需求趨勢,重新創造台灣產品在全球市場與供應鏈體系的「地位」與「新優勢」,光靠短期性的出口振興作法,將難以扭轉出口衰退趨勢。

對此我們認為,政府主管單位有必要建立協助產業創新加值,及鼓勵企業在台灣發展新供應鏈的政策支援機制,協助各產業開發高值化的商業模式與投資機會,致力於協助各產業提升設計力;此外,並應建構開放性的創新平台,提供中小企業創新加值所需的軟體或共通技術。經由這些努力,才有可能開創嶄新的競爭優勢。

引用來源:工商時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