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就業市場,重新活化青年職涯規畫
中國時報 — 2012年09月18日
近日,媒體報導清大畢業生赴澳洲屠宰場打工,以及國內碩士搶當賣場工的消息,激發各界對高學歷青年就業問題的關注。經濟發展與就業市場的多元變化,顯然已對青年人的職涯選擇,甚至傳統的社會價值形成挑戰。
雖然政府最近幾年已分別從鼓勵青年創業、補貼企業僱用大學畢業青年,以及提供青年短期的公部門工作機會等方案措施,企圖解決青年的就業困境;惟不論從媒體個案報導,或政府部門的統計數據來看,顯然這些方案措施都尚未使問題趨於緩和。
究其原因,在於我國青年就業問題的根源是高等教育盲目擴張,每年製造出來的大學畢業生數量遠遠超過台灣產業發展所能負荷。回顧一九八○年代以前,政府將中等學校以上的教育視為人力資源政策的一環,並視產業發展需要,嚴格控管大學校數與科系的設置。如此雖限制民眾讀大學的自由,卻能避免國內人力資源結構與產業發展脫節,而那時候青年失業率也大致能維持在五%以下。
自一九九○年代開始,國人所得增加,父母對子女讀大學的期望大幅提高,再加上當時掌握教育改革方向的專家學者主張接受高等教育是民眾的權利,政府不應干涉,於是政府大幅度調整教育政策,一方面放寬設立大學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鼓勵技職學校升格為技職學院或科技大學,而其結果就是國內高等教育的快速擴張,大學生人數年年增加。根據教育部資料,二○○九年我國大專學齡人口中在學的比率高達八二.二%,不僅高於OECD國家平均水準,甚至比日本的五十九%高出二十多個百分點,顯示我國高等教育相對規模遠大於這些先進國家。試問,我國產業結構與日本或多數OECD國家相較如何、我們的知識經濟有比這些國家發展得好嗎?如果沒有,那我們如何期待台灣企業有能耐可以創造足夠的職缺,來吸納明顯偏多的大學畢業生呢?
既然供給失控是造成國內大學以上畢業青年就業問題惡化的關鍵因素,那麼減少供給是必然的因應策略,而具體作法就是一方面降低家長要小孩讀大學的意願,另一方面則是讓辦學品質不好,或招生不理想的大學退場。事實上,這幾年若無政府介入,國內的轉變確實是朝這個方向在進行,包括捨棄一般高中、選擇高工或高職就讀的人數增加,另有些大學也因招生不足而關閉部分系所。政府不能以不當的政策干預,令此趨勢停滯,甚至轉向。
綜觀政府這幾年對大學畢業青年就業問題的解決方案,可以看出它是以創造需求為政策基調,一方面開放招收國際學生,甚至放寬外籍留學生畢業後留台工作的限制,希望可以解決國內部分大學招生不足的問題,使其免於被市場淘汰。另一方面則是對於大學畢業的失業青年給予更優渥的補貼協助,希望可以提高企業雇用意願。姑且不論政府的補助是否能真正創造有效的職缺,其對目前供給過剩的現象一定會有火上加油的效果。舉例而言,政府對企業雇用一般失業勞工僅提供每個月至多一萬元的薪資補貼,但對大學畢業生卻提供高達二萬二千元的補貼。如此政策差異等於是在告訴民眾,政府對於大學畢業生的失業問題將負起更多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民眾勢必會漠視就業市場所釋放出來的警訊,持續要讓自己小孩讀大學、甚至研究所,因為背後有政府「保證就業」的承諾。不僅如此,對於大學畢業生願意改變職場觀念,務實的找一個可以憑自己勞務賺錢的工作,卻被負面解讀為「學歷貶值」或「高才低就」。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重文憑,不重技藝」,是我國久久無法打破的錯誤觀念。這幾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惡化雖然令人遺憾,卻也提供國人去除這些錯誤觀念、重新塑造正確職場價值的契機。政府應該要做的是尊重就業市場的運作結果,避免錯誤引導民眾的選擇,並且應該建立大學退場機制,重新活化技職教育體系,以培養符合產業所需技術人力。
前一陣子媒體報導一位科大電腦工程系學生,從事工廠煙囪清潔工作,不畏風吹日曬、肯於吃苦,他說,重工業鍋爐煙囪收入頗豐,且將來不怕沒頭路做。如果政府與社會各界對於這樣的人,能不將其視為高才低就的案例,而給予更多的尊敬與學習,將有助於解決當前青年就業問題,並有益於產業長期發展。
引用網址: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091800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