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從四面向協助青年就業
中國時報 — 2012年10月23日
二○○八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不僅衝擊各國財政貨幣市場,也對青年(十五至二十四歲)就業造成不可磨滅之影響。國際勞工組織(ILO)在最新公布的「全球青年就業趨勢」中指出,青年失業率至二○一六年都難以改善。
即便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失業率也以年輕人為最,且不景氣讓既未升學也未就業的年輕「尼特族」(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NEET)增加。根據「歐洲生活品質與工作環境改善基金」(Eurofound)調查,歐洲的失業世代,每年喪失的生產力和消耗的國家福利約一五三○億歐元(台幣五兆八三○○億元),佔歐盟GDP的一.二%。
青年失業已成為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經濟最活躍的亞洲也不例外,平均青年失業率是成年人的二.八倍。而根據主計處九月分資料,台灣的青年失業率相對於整體失業率更已達三.一四倍,顯示危機日益迫切。難怪立委李桐豪感嘆女兒會五國語言,近日應徵工作,月薪卻僅二萬元,換算時薪只有一百塊錢。
失業源自勞動需求不足,年輕人因經驗不足更易受景氣循環衝擊,緊縮時往往是最先被裁員的對象,復甦後卻因就業體制彈性化而成為最後被雇用的一群。而就我國現況來說,主要仍是勞力密集產業外移後,產業轉型與人力資本培育方向無法銜接,使得年輕人想從事的工作與企業提供的職缺產生斷層所致。
由於今年經濟情勢多變,內有油電雙漲,外有歐美日及大陸需求減緩之挑戰,讓準備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備受考驗。法國在二○○五年時,為了增加企業雇用青年誘因,而放寬事業單位對二十六歲以下勞工的解雇限制,結果引發群眾不滿並造成大規模的抗議暴動。可知不景氣時弱勢勞工更需要政策性的保護,否則就業品質受損,最終仍不利於國家長遠的發展。
事實上,不論ILO或OECD均對青年失業提出不少因應對策,如ILO就建議各國政府可藉減稅鼓勵企業僱用年輕人,或為青年提供更多創業機會。OECD認為結合各項勞動市場供需的全面性服務方案,較單一計畫更具成效。而我國現行之青年就業促進方案,從校園到職場,亦或是在職、失業或創業各個歷程均有多樣化的協助,但較偏向需求面的介入,例如透過以就業媒合、職場體驗等措施解決問題,欠缺初次尋職青年失業保險,使得年輕人在好工作難尋的情況下,改以職場液態族的形態調升所得及福利,要不就是到海外覓職或是待在家中等機會。
為免大有可為的年輕人變成「失落的一代」,首先應考慮對待業超過一年的青年,仿國外初次尋職失業津貼的作法,即針對尚未繳納就業保險費的年輕人,以平均失業給付金額減半,最長發給六個月的方式給付,並要求請領者必須接受就業媒合或職業訓練,讓原本是消極性的福利,變成積極性的勞動措施。
再者,為降低雇主採行彈性雇用的比例、以減輕勞健保負擔的誘因,鼓勵資方將表現優異之短期派遣工或約聘人員轉為正職,以提升非典型工作者的就業安全度。
協助國民到海外工作,是韓國解決青年失業問題的辦法之一。由於我國情況特殊,可從設立「資訊媒介平台」著手,除提供就業機會外,並應讓使用者瞭解各地的勞動法令,以及權益受損時之救濟管道。
至於如何強化勞動市場供給面措施,除了整合勞委會、經濟部與教育部資源,使其能在未來的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導下,根據產業發展需求進行人力資本投資,從學校課程的設計,到職業訓練及證照考試等各層面,均能配合政策執行外,同時也應重新檢視現有的就業指標,是否足以發現、分析勞動市場之重要問題。例如,大家常說「尼特族」愈來愈多,但事實上我國並無相關資料,對這個族群的成因、分布和型態都不了解,如何提供實用的就業協助措施?再者,非典型就業調查也缺乏從非典型工作過渡到正職的數據。這些均可能造成政府在規畫政策時出現誤判。
在經濟奇蹟時代,就業不是大眾討論的議題,然而在不景氣的年代,我們必須要關注青貧、啃老、崩世代,畢竟拉年輕人一把,就是投資國家的未來。以上提出的四項建議對策,期待政府有感協助年輕世代就業。
引用網址: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102400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