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環保團體:生態停工機制才是進步

環保團體:生態停工機制才是進步

聯合晚報
蘇花改工程擬採生態停工機制,以保護原生鳥類,讓花蓮縣議會吵翻天;雲林縣環保聯盟前理事長陳清圳表示,這算是進步的機制,但以破壞生態環境至鉅的雲林縣湖山水庫工程言,當初也有類似的停工機制,卻從未啟動過,徒具虛文。他建議應開放民間團體共同參與調查、監督,不能讓工程單位球員兼裁判。

根據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今年6月於環保署所提環境影響調查報告書指出,南投特生中心監測湖山水庫保育類八色鳥的數目,從民國94年動工的243隻,到去年僅剩77隻,減少達68%;保育類台灣獼猴因棲地遭破壞,群起遷徙,與人爭地或破壞農作的情形時有所聞。

陳清圳指出,湖山水庫橫跨斗六、林內、古坑等地山區,工程腹地對既有生態環境造成永久性毀滅;當初進行環評時,工程主管單位也提出「若遇人文古蹟或保育類動植物棲地即停工」的承諾。

陳清圳說,湖山水庫工程有條件通過環評後,工程單位卻變成只把古蹟遺物遷走、植物移植,或以保育類動物族群自然會「趨吉避凶」、遷徙避開工程破壞的理由搪塞,完全沒有落實承諾,更遑論協助遷徙的古蹟遺物也未完整保留,移植的植物存活率甚低的事實。

陳清圳認為,蘇花改生態停工機制以「指標性物種」做為停工判準,是進步概念,但若讓施工單位或環保單位自行做,不但力有未逮,也有失客觀公正,起碼應委託公正第三單位進行調查評估,才有正當性和可行性。

引用來源:聯合晚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