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改「各自登山」 掌舵者在哪
施能傑 — 2013年01月11日非常期待兩位掌舵者說完政治領導語彙後,能複製當初美牛案過關的方式,親自下海操盤,才不會又僅是提出一個說法而已。
任何成功執行大規模組織變革的理論和經驗,背後都有個簡單的道理,那就是變革領導者在倡議之後,如果不親自上火線掌握狀況、排除重大問題、談判溝通和清理戰場,變革時間將是漫長之路,而且又經常變調。
事實上,目前狀況的大方向,還稱不上是失控。在一些領域上,確實存在著部會或三級機關技巧性善用和結盟多元社會的友軍,再委託友好立委提案協助。這種現象在民主社會中是十分自然的,只是有些機關作法,著實過火到不顧行政一體的基本原則,營建署或許是已知最令人瞠舌的案例,尚未浮出檯面的科技部,更已積極遊說立院委員會通過和行政院「正版」背離的大擴權方案。
持平地說,這些零星但本質又重大的個案,為何接踵而來,主要還是組改領導者並未真正學習和扮演好,如何成功完成重大組織變革的推手角色,誤以為行政院組織法修正通過後,組改事宜就已降至是戰術和技術層次的問題,全交給各部會自行和立法院溝通。這就是曾聽聞的「各自登山」推動方式,也以為不是組改小組召集人的行政院研考會有能力領軍和督軍。
此外,行政院曾同意已經立法定案的個案再行翻案,採購業務歸屬就是一例,這也讓機關認為凡事都可以改變的,遊說力道自然會再加強。
目前核心各部多尚未完成立法,絕對來得及讓組改回到正軌運行。民進黨深知組改並非黨派政治性議題,所以問題就回到行政院本身。建議正版規劃者—副院長,應該親自領軍重新整合內部版本,如果能就三個重點清楚決定,當可對部會樹立軍威。
第一,交通及建設部本來就不是問題,重點是要求營建署回歸正版即可。
第二,行政院可慎重思考指派未來可能是環境資源部部長人選之一者擔任專案召集人,再次整合規劃和調整該部組織架構,環資部因牽涉許多部的立法,所以該部自應列為請立法院最優先審議的組織。
第三,嚴肅地清楚定位科技部角色,拒絕該部職掌有球員兼裁判的可能發展機會,影響未來和其他部之間的團隊合作戰力。
一旦整合完成,可請立法院一向關心組改的王院長主持協助,邀請朝野政黨密集式包裹討論各自的組改全貌版本,在下會期結束前尋求共識完成立法,避免年底可能發生需要延長組改暫行條例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