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沒組改亂象 只有反組改

沒組改亂象 只有反組改

中國時報
前言:歷經廿三年,政府組織改造終於初步上路,目前已將卅七個部會整併成卅三個部會,最終目標是廿九個部會;但是在改造過程中,也出現一些亂象,例如,某些部會雖沒有繼續存在的功能,只因選舉因素而無法整併;有些部會、如原能會,負責監督核能,理應提升位階,才能獨立不受影響,卻在這次組改過程被忽視。 針對這些亂象,本報製作專題,深入探討,期待在最後修法確定前,能夠達到周延組改的目標。

立法院上會期為了通過各部會組織法,一度鬧出多個爭議,包括勞健保人員轉任公務員、農業部和環資部大搶林務局,以及衛生福利部到底要不要設置口腔及心理司等,引發外界批評。不過,當時一路負責組改任務的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反駁此說,強調「沒有組改亂象,只有『反組改』亂象!」

組改大業歷經廿三年,一度政黨輪替、十二位閣揆,以及十二位研考會主委,行政院組織法終於在九十九年三讀過關,將現有卅九機關整併為廿九機關。目前各部會組織法已通過十六部,還剩下十三部組織法,仍有待立院朝野協商、完成三讀。

雖然組改引發許多爭議,涉及機關員額裁併、機關被整併或裁減,但江宜樺認為,截至目前,組改任務目標已近達成。

他說,組改規畫最早始自廿三年前,現任總統馬英九在擔任研考會主委時的發想,而整體大架構則在民進黨時代研考會主委葉俊榮、施能傑等人奠定基礎,完成「由上而下」的組織架構規劃;等到他擔任主委時期,則負責部會間的「橫向聯繫」,包括哪些部會裁減、整併,最後訂定出現有廿九個機關雛型。

他指出,許多組改爭議在他看來,大多涉及「情感面」與「拒絕整併」兩大因素,還有多方勢力的遊說,如口腔與心理司、林務局爭議、交通與建設部和災防署等,多少與兩大因素有關。但最後整併結果,如將林務局切出林業司,併入農業部,其餘仍歸環資部等,已經過三次跨部會協調才定案,絕非突如其來的變更。

江宜樺強調,從來都沒有所謂的「組改亂象」,只有「反組改亂象」,目前已整併的部會,已經逐漸展現不同過去單一機關的事業與規劃。但他也說,外界等著看組改成果,但這些急不得,至少要等到明年、後年後,組改成果才會反應在預算上,屆時大家就會發現政府效率提高、省錢的組改功效。

因組改業務,近來也成為朝野炮轟箭靶的研考會主委宋餘俠也大吐苦水,他表示,研考會早在兩年半前,就開始積極與立院、各部會溝通,但歷經第七、第八屆立委異動,以及相關組織法屆期不續審問題,幾乎所有溝通都要「重頭來過」。

他說,研考會一方面必須在有限時間下,完成過去花兩年才完成的溝通任務,還必須解決許多部會長年累積下來的沉痾舊疾,如員額調整、組織架構任務分工重疊等問題,「這些雖然在外界看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小事,卻是最耗時溝通的沉重任務。」

宋餘俠坦言,組改是個複雜艱鉅的任務,在他立場,希望愈快愈好,但也希望溝通順暢,如果無法一次到位,就只能分批達成目標。

引用來源:中國時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