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地質敏感區 首波鎖定新北
聯合報 — 2013年02月19日
在立法院擱置逾10年的《地質法》,在八八風災與國道三號走山事件後受到重視,2010年底總算三讀通過,按規定,自今年起分5年公告全台地質敏感區。官員透露,最近將第三度召開審議會,最快4月公告第一批地質敏感區,第一波鎖定新北市地質遺跡區域,包括新北市平溪區的大華壺穴、十分瀑布,與新北市瑞芳區猴硐壺穴、基隆市暖暖壺穴。
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林朝宗表示,新北市政府對保護區域內地質遺跡態度積極,且壺穴、瀑布多處河道,對原址開發影響不大,因此能較快凝聚共識。未來一旦劃定為地質敏感區後,若有新開發案,縣市政府或開發案主管機關須依法強制業者進行地質安全評估。
至於其他地質敏感區類型如地下水補注、活動斷層、山崩與地滑,林朝宗強調,均有劃定計畫書正在進行審議,如地下水補注鎖定濁水溪沖積扇、活動斷層以車籠埔斷層為主,山崩與地滑則囊括大台北地區。
1997年溫妮颱風過境,汐止林肯大郡坍塌,造成嚴重傷亡,順向坡不當開發引起世人關注。林朝宗含蓄透露,只要過去曾發生類似意外,劃定為地質敏感區的機會很大。他指出,按現行《地質法》,劃定為地質敏感區,並不限制開發,充其量是土地管理與開發相關法規的配套,強制業者進行地質安全評估。
至於既成建案或開發案,則須依照縣市政府或開發案主管機關要求,完成補強工程。
負責該業務的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自地質法通過後,展開全台地質調查,去年起針對各地可能劃定為地質敏感區域公開展示,委由縣市政府蒐集民間或涉及私人土地地主的意見,再交由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議,由經濟部次長杜紫軍主持。據了解,去年已召開2次,會中專家意見分歧,預計今年上半年召開第3次會議後正式頒布,初步鎖定爭議較小的地質遺跡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