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面對不方便的真相、記得土地的容顏

面對不方便的真相、記得土地的容顏

台灣立報
上月由友人帶領探訪素有「千塘之鄉」的桃園埤塘與大圳系統,實地走訪桃園RCA污染整治場址,持有該筆土地的長億集團近來動作頻頻,多年來不斷試圖採用較管制標準寬鬆的健康風險評估整治方式,以尋求將乙工用地變更為建地作建案開發。

然而從1994年RCA爆發嚴重的土壤與地下水污染事件以來,昔日員工罹癌過世已超過百人,近千名染病員工仍在訴訟,而污染場址直至今年初場外的29口監控井,仍有11口井水四氯乙烯、三氯乙烯含量超標,場址內外交界更出現超標20倍情形,然而不到一公里範圍,附近已經蓋起高樓大廈,居民照常出入,有地下水污染疑慮的埤塘,設有養殖魚池的餵食器,顯然有民眾仍在此捕魚且流向不明。

不遠處昔日鎘米污染之農地,現已變更地目重劃改建大樓,受地下水污染之埤塘反成湖景別墅之賣點,街道巷弄彎曲甚至於大圳加蓋成路,顯示缺乏區域整體規劃,此處人口近年來大幅膨脹,鄰近小學一反少子化趨勢,學生數大增,新移入居民多對污染整治狀況一知半解,暴露於不確定風險中,此地僅是桃園乃至台灣的縮影。

昔日家庭即工廠,使得農業與工業區位不分、水道灌排不分,重金屬對農地造成污染事件頻傳,政府疲於向企業課以究責整治、而污染者跨國企業往往轉手脫責,污染整治基金又無法從污染物生產源頭貫徹風險分擔,員工健康與環境風險難以得償回復,農民被迫休耕、辛苦生產的農作付諸流水,鄰近社區既承擔空氣、水、土壤污染擴散之風險,又不願污名影響發展,寧可掩蓋遺忘,缺乏徹底整治之法制與社會意識。

惡性循環之下,吾人以為鎘米污染已經是上世紀的往事,至今仍不時爆發重金屬污染農地、農作物早已流入市面之新聞,例如去年雲林虎尾同一塊農田遭到11年前同一家色料廠鎘污染事件,顯示台灣對污染場址整治與污染源頭重罰欠缺決心,未能從歷史經驗徹底得到教訓,至今仍缺乏整體農、工、建地等國土計畫,使全民暴露於直接與間接的風險。

台灣人強調速成、一夜致富,與歷史、環境徹底斷裂,一面缺乏整體國土計畫而局部變更地目,未經徹底將土地恢復健康,即將污染農地改變用途進行開發;同時又繼續徵收健康農地,作為各種名目的工業區擴大對土壤與地下水的污染,實在是世所罕見。不遺忘過去教訓,才能真正擺脫錯誤,政府、企業與社會共同讓土地與環境保持健康,才是撫平傷者正義、對未來世代負責的作法。

引用來源:台灣立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