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核廢料政策 躺在抽屜裡

核廢料政策 躺在抽屜裡

蘋果日報
福島核災告訴我們一件事:核廢料的危險並不下於運作中的反應爐。在核災二周年的當下,我們除了堅持核四廠停建之外,也呼籲政府正視無法處理核廢料的事實,並且認真思考該怎麼走出無解困境。對於核廢料何去何從,國家應當盡快制定確實可行的政策。

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亦即核廢料政策環評,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步驟,然而令人感到荒謬又恐懼的是,對這個管理政策的擬定和評估,政府竟然輕忽怠惰。

2011年5月,環保署和原能會沒有知會民間團體,偷偷開完了第一次專案小組會議,11月民間團體得到訊息前往開會,會中砲聲隆隆,結果竟然從此沒有再開過會。難道核廢料政策就此擺進了官員的抽屜裡,靜靜躺著沒人理?

在原能會送進環保署的環評說明書裡,有許多相互矛盾或違反事實之處。當時民間團體提出五項質疑:一、核廢料境外處置不可能,而台灣地質條件脆弱,境內處置更不可行。二、冷卻池已經違法「密集化」處置,爆量放置燃料棒,大幅提高輻射事故風險。三、乾式貯存廠依舊無法解決冷卻池爆量貯放的問題。四、輻射物質滲漏至地下水,國外早有先例,環評卻對此風險毫無評估。五、低階核廢料強放發展弱勢偏鄉,違背區域發展正義。

對這五點質疑,經過將近一年半之後,原能會也拿不出答案,而環保署則鄉愿寬貸。核廢料政策環評這麼重要的事情,沒有後續進度,沒有給予民間團體回應和答覆,彷彿就假裝沒有這件事情,把頭埋在沙裡。

從這些現象除了看出政府的無效率和推諉習氣外,更是再次證明了核廢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面對核廢無解,唯一辦法就是立即廢核,阻止更多核廢料產出。

從源頭減少廢料量

台電和原能會很喜歡講核廢料是「既成事實」,把還沒生產出來的核廢料,當作既有、既存的東西來面對,這種說法幾乎是勒索,讓人民以為除了乖乖接受某一項處置方案之外別無他法。「力行減量」是四項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指導策略之一,目標是抑低產生量,環說書裡的相關方案只有「減容處理」,包括焚化與壓縮,卻忽略一項更有效的減量方式。

在環說書中,原能會提供了高階核廢料目前已有和預估將有的數量。計算起來,如果四座核電廠預估運轉40年,現在已經產生的高階核廢料約為總量的42%。也就是說,如果立即廢核,有六成核廢料是不會產生的。除了想辦法解決那四成既存的核廢料外,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應該立刻去做:核一二三廠停機、核四廠停工,直接從源頭減少產生量,讓還沒產生的核廢料永遠不要產生出來。

※ 本文轉載自蘋果日報 圖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引用來源:蘋果日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