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成大校長:台灣「水價太便宜」應提高水價

成大校長:台灣「水價太便宜」應提高水價

聯合報
台灣年年鬧水荒,成大校長黃煌煇昨天批評,政府為了讓高科技產業賺錢,大量耗費水資源,而且年年面對水荒都患了「失憶症」,過去就忘,沒有完整策略,他擔憂水荒會一年比一年嚴重。

黃煌煇昨天在成大通識領袖論壇中表示,台灣是全世界降雨量第2多的國家,卻也是全球排名第18的缺水國,主要因為河川陡急,要留水很困難,再加上氣候變遷,旱澇愈趨明顯,沒雨的天數增加,暴雨的雨量卻愈來愈大,水更難留。

而台灣還有一重要的問題就是「水價太便宜」,政府錯誤的政策讓民間不懂珍惜水資源。他表示,政府在水太多時沒人管,任其流進大海;水太少時又無法管,只求上帝和媽祖;水太髒時管不了,「水多成澇,水少成旱,水髒成痼」,政府要負責。

他認為政府的心態與決策都錯誤,不夠重視水資源,且為了讓高科技賺錢,大量耗費水資源,以超低的價格賣水給科技廠房,更重要的是「對水無感」,以為淹水、缺水是一時的,面對年年水荒,患了失憶症,過了就忘,第2年缺水時再說。

他建議應提高水價、以價制量,讓全民懂得珍惜水資源,同時積極投資水資源基礎建設與維護。全球氣候變遷,水資源短缺會愈來愈嚴重,政府應提早因應。

水價太便宜 學者:工業最應漲

台灣醒報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7776961.shtml

「漲水價應從工業開刀!」針對成大校長黃煌輝的水價太便宜一說,多位學者受訪時表示,農業用水雖佔整體需求最高,但因農田在河川下游,水庫在上游,若要拿農水補貼民生和工業,須先建置管線。台大教授蘇明道則說,農水具涵養土地的特性,對環境有幫助,因此水價應該仿照電價採「差別計價」,把工業收到的錢,拿來投資水源建設。

全台鬧水荒,引發成功大學校長黃煌輝的「調高水價說」,他20日於成大通識領袖論壇指出,台灣雖是全世界降雨量第2多的國家,卻也是全球排名第18的缺水國,而因水價太便宜的錯誤政策,讓民間不懂得珍惜水資源,再加上政府缺乏整體水資源治理政策,導致水太多,沒人管;水太少,無法管。

黃煌輝表示,以民生用水來說,台灣每年每戶平均水費僅佔總所得0.2%;工業用水以台南科學園區來說,共佔了生產總值0.083%。他認為,台灣的水價應透過以價制量的方式,除了倡導節水觀念外,也可提昇整體水資源的再生利用技術,建構多重使用的觀念。

對此,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吳瑞賢和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蘇明道受訪時都指出,水價機制的確要調整,但若拿佔整體用水60%的農業用水開刀,並無益於改善現行的水資源管理方式。

吳瑞賢表示,拿農業用水補貼民生和工業用水是有困難的,因為水資源調度須建置管線,但台灣農田多集中於河川下游處,供應民生和工業的水庫多建在河川上游,就技術面來說,根本很難調;此外,台灣缺水的問題往往在枯水期才會浮現,但農水是有使用的季節,即便有多餘的農水可供給工業或民生,但不見得那個時候工業或民生會缺水。

「少種一期稻,多種二期稻。」吳瑞賢指出,若真要調度農水,政府可鼓勵農民多種供水較無虞的二期稻;不過他認為,釜底抽薪之計還是得透過蓋水庫、蓄水池、改善自來水系統,以及採類似所得稅的累計費率制,用越多,單價越高的方式,來調整水價,進而促使工業用水大戶投資節水措施。

蘇明道則認為,台灣水價存在著低廉又不公平的狀況,因此水價應仿照電價,採「差別計價」的方式,工業要收得比民生多,產值高的工業更要收得多。政府可藉由向工業收取高費用,來保證工業用水的穩定性,並進一步用在改善自來水管線等水源建設上。

「改善自來水管線可省下很多水!」蘇明道指出,農水佔比雖高,但其渠道灌溉漏掉的水都會回歸土地和生態,而自來水管線漏水卻會產生工程建造的疑慮,甚至把地基掏空,因此藉由差別計價機制,讓產值高的工業多付些錢,不但符合公平正義,也可改善相關的水源建設。

引用來源:聯合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