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辜汪會談20年-兩岸政治對話的判準

辜汪會談20年-兩岸政治對話的判準

朱思潔整理
今年適逢辜汪會談二十周年,兩岸也都藉由擴大舉辦活動,一方面總結過去兩岸互動經驗,另一方面提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期待。

 

今年適逢辜汪會談二十周年,兩岸也都藉由擴大舉辦活動,一方面總結過去兩岸互動經驗,另一方面提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期待。雖然二十年前在新加坡舉行的辜汪會談,與今日兩岸兩會的會談相較,不論在地點、頻率、官員的參與方式、議題的簽署與執行…等都迭有不同,但撫今追昔,其仍具有四大意義:

一、開創以談判取代對抗的時代。雖在辜汪會談前兩岸已有祕密的私下接觸與個案式的談判,但它是首度由雙方政府正式授權的高層會談,自此開啟了兩岸協商對話的時代。

二、建立兩岸兩會的協商機制。雖然此一協商機制,從一九九五年六月到二○○八年六月長達十三年期間多半處於中斷,但馬總統就任後立即恢復協商,兩會協商機制仍是當前兩岸政府唯一授權協商管道。

三、奠定日後兩會協商議題與交流的基礎。從司法互助、台商保障到文化科技交流…等都已經在此次會談達成共識,並做為日後協商交流的議題。

四、兩會的協商與互動成為兩岸關係發展良性與否最為簡易的判別指標。如從二千年到二○○八年五月,兩岸關係不僅形勢嚴峻,兩會的協商與交流也完全中斷,八年間海基會發給海協會七千零六十九件信函,海協會僅回覆海基會四十一件信函,其中多為台灣天災和對辜振甫過世表達慰問。

前國安會秘書長、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說,台灣內部政黨的領導人,不宜再炒作認同議題,否則可能贏了政權,輸了國家。

蘇起表示,辜汪會談20年,台灣內部認同有巨大轉折,辜汪會談時,台灣社會仍是中國人認同為主,如今卻已多數是台灣人認同,但兩岸實力與權力,卻往大陸傾斜,形成兩個相反力量拉扯,他十分憂心。

他說,他重視實力,實力影響大環境,不論是政治、外交、經濟、軍事,都將影響台灣的發展,但認同只影響選舉,認同不會影響經濟,更不利於外交或安全,若不注意兩岸實力的變遷,最後倒楣的是台灣。台灣人認同在選舉占便宜,愛台灣也比愛中華民國更順,一再炒作認同,卻是輸了國家。

蘇起認為,辜汪會談最大奧妙在於「擱置爭議」。若是兩岸不能擱置爭議,辜汪會談以及日後的協商,都不可能發生。不只是辜汪,就連台日漁權協議也是擱置爭議下的產物。

辜汪會談的成就,他說,一是破冰,從敵對走向和解,這是最巨大的意義。二是建立兩岸談判的架構,從副秘書長到董事長各層級,都有定期會面的期程規定。三是對等。台灣雖然較小,卻與大陸平起平坐。

前副總統蕭萬長認為,兩岸兩岸分治60多年來,政治觀點認知,尤其涉及一個中國部分,仍有相當大分歧,欲在短期內化解與談判,時機不成熟,沒有政治談判的條件。兩岸在一個中國問題,雙方都有定義的各自堅持,也有原則的共識,雙方採取擱置爭議,務實協商,簽屬多項協議。兩岸經濟合作和社會對話,是兩岸政治互信的基礎,在現階段,兩岸政治生態和現實,談判條件還不成熟。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表示,若不能解決台灣內部分歧,政治談判有其風險與困難。吳伯雄說,經濟文化發展到一階段後,不能逃避政治問題,但台灣內部共識非常重要。過去幾年,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質疑和挑戰,為了反對而反對,假如內部共識不能鞏固,或是縮小內部分歧,目前政治談判有其風險和困難。

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認為,從辜汪會談到現在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是重大發展。民進黨立委林佳龍說,辦事處的設立有主權與政治問題,現在的執政黨不應讓渡辜振甫當時為台灣所爭取的空間。

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黃靖表示,辜汪會談與1992年的會談,大陸有得有失,最大的得是把「一中原則」立起來了,但最大的失則是,它必須接受「中華民國」作為談判的對手。

淡江陸研所所長張五岳撰文指出,回顧辜汪會談後兩岸協商的波折,與日前大陸進行海協會改組並藉由紀念活動,所表達希望兩岸民間進行政治對話的強烈訴求上,可以看出兩岸政治互信為北京對兩會協商的基礎要件,未來兩岸民間是否開啟政治對話或舉辦和平論壇,則為北京視為政治互信能否深化的重要判別標準之一。在習近平主政下與馬總統任期重疊的三年期間,面對未來兩會的協商與兩岸的互動新局,下列四項殊值省思:

一、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這是兩岸分隔六十多年與兩會協商二十多年來,推進兩岸和平穩定走向制度化與正常化最為重要的歷史性里程碑。雖然雙方目前仍然針對若干較為敏感複雜事項進行協商,但本著對等、尊嚴、互惠、務實的原則,秉持循序漸進原則,應不難找到共識。

二、深化兩岸各項交流,極力增進政治互信、經貿互惠、社會互解,讓兩岸高層的政治互信與基層人民互信齊頭並進,方能確保台海和平穩定不致生變。

三、正確區隔政治互信、政治對話與政治談判三者的關係。兩岸的政治互信是建立在雙方依各自憲法與法律的規定:「兩岸關係並非國與國的定位」,與雙方對於九二共識的認可。兩岸的政治對話係指在當前兩岸無法透過兩會與正式授權管道進行政治對話時,由兩岸民間單位先行探索,以待將來時機成熟再由雙方授權管道為之。若在兩岸尚未針對定位與政治歧見尋求新的共識,貿然進行政治議題談判,必然使談判陷入僵局或破裂,從而影響兩岸的和平與穩定。

最後在政治對話上,必須以「正視政治現實」與「追求和平穩定」為兩大判準,若能如此台灣何須迴避,不能如此對話又有何意義。是以,如何善用台灣多元開放的特色,使其在兩岸互動中成為「雙層賽局」的獨特資產,而非互動中腹背受敵的負債,殊值台灣朝野省思。一個藍綠對抗分裂的台灣,不可能建構起和平穩定的兩岸。

引用來源:整理自聯合報
分類: ,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