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致榕:基礎課程扎實 不怕產業汰換
記者李昭安 — 2013年06月04日
為縮短學用落差,大學吹起實務風,希望讓學生有更多「就職前準備」。但政大講座教授錢致榕和104 人力銀行行銷暨公共事務處協理陳力孑提出不同觀點:產業變動太快,學校課程未必跟得上,與其追求更多實務,不如要求學生顧好基礎學科,站穩馬步。
為縮短學用落差,大學吹起實務風,希望讓學生有更多「就職前準備」。但政大講座教授錢致榕和104 人力銀行行銷暨公共事務處協理陳力孑提出不同觀點:產業變動太快,學校課程未必跟得上,與其追求更多實務,不如要求學生顧好基礎學科,站穩馬步。
錢致榕表示,現今教育根本問題之一,就是學生偏愛選表面技術性的課,但基礎課程沒學好,無法因應職場需求。
他指出,現今產業雖然變動快速,但根基學識永遠不變,只要基本功扎實,上面的東西即使崩壞、被淘汰了,下面最深層的地方,「還是會長出新苗來」,因此基礎課程最重要。
陳力孑也表示,大學教育最重要是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若課程設計太偏實務,忽視基礎學科,反而是「因噎廢食」;從產業人力需求來看,這無助於培養企業主所需要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陳力孑表示,他應邀到各大學演講時,常發現,很多大學喜歡在課程名稱冠上「實務」兩字,「好像沒有這兩字學生就不會修」;相較之下統計學、經濟學等基本學科,如果不是必修,學生似乎不會選,「但這才是最重要的本質學能」。
陳力孑說,以前產業所需技術可能每十年變一次,現在兩年半就變一次,「學用一定有落差」。大學教育不必太強調與市場接軌;不管那種產業,需要的不只是具專業技術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才是大學教育的本質」。
日前博士賣雞排新聞在台灣社會引起熱議,錢致榕也分享四十二年前他剛在美國教書時的故事。
一九七一年,「紐約時報」刊出一則物理博士在紐約開計程車的報導;美國學者紛紛問:是我們教育出了問題?還是物理博士人數太多?物理學會立即邀各產業界人士研商,詢問他們需不需要物理博士。
錢致榕當時問美國通用汽車總經理:「若卅年後通用汽車要找接班人,會找學工程還是學物理的?」這位總經理答:「都不會,會找學莎士比亞的。」總經理表示,領導人需要洞察未來趨勢。而莎翁每齣戲都是描寫人際的權力、慾望、爭奪,他認為,把這些東西都讀通的話,就可洞察人性,看到未來趨勢。
這個說法當年讓錢致榕震懾,但至今仍受用無窮。他表示,大學其實沒有所謂冷門或熱門科系,關鍵是「有沒有學到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