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琦:金融業表現 不如星港韓
記者薛翔之 — 2013年06月07日
行政委員薛琦昨天指出,國內金融業10年來有兩大現象,一是金融業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下滑,表現遠不如星、港、韓。二是金融業就業人口幾乎沒有成長;若要解決當前困境,必須進行結構調整,就是金融機構整併。
行政委員薛琦昨天指出,國內金融業10年來有兩大現象,一是金融業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下滑,表現遠不如星、港、韓。二是金融業就業人口幾乎沒有成長;若要解決當前困境,必須進行結構調整,就是金融機構整併。
他還說,相關機關(指金管會)曾表示,金融業產值表現不如星港,原因是「星港偏重金融業,發展不如我國均衡」,顯然未了解問題嚴重性,「如果我的學生寫這個答案,我會給他打零分。」
不過,金管會昨天不願回應薛琦「打零分」的說法。
薛琦解釋,金融業在國內屬於平均薪資水準較高的產業,但就業人數沒有明顯增加,且原應享高薪的族群未獲得應有的報酬,導致壓低台灣整體平均薪資水準。
薛琦昨天出席台大財務金融論壇指出,若要提升國內金融競爭力,需進一步開放金融業務及調整結構,「金融整併確實有必要」。
他指出,觀察台灣和亞洲鄰近國家的金融業產值占GDP比率,香港、新加坡、韓國的比率都呈現上升趨勢;但台灣和日本都下降,台灣下降尤其明顯,從2000年的12.8%降到去年的9.5%,足足減少超過3個百分點。
他表示,在後工業化時代的經濟,通常需要藉服務業的發展,推升經濟成長;從數據顯示,台灣金融服務業明顯未能扮演應有的角色。
薛琦還說,台灣近10年的金融產業,就業人數沒有明顯增加,從2004年到去年底,新加坡的金融業就業人口平均年增率約8.02%、香港為3.06%、韓國是1.78%、台灣是0.03%。
觀察國內的各產業,從2003年至去年就業人數的平均成長率,金融及保險業就業人數的成長率約0.32%、銀行業成長1.03%;但服務業成長2.95%、工業是1.36%。也就是說,金融及保險業所增加就業人數,相對其他行業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