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十二年國教 從試辦開始

十二年國教 從試辦開始

周祝瑛
十二年國教宣布實施後及爭議不斷,與其全面推動,不如分區分段進行。資料照片明年8月即將上路的十二年國教政策,免學費則因考量經費排擠等因素,調整為「高中排富、高職不排富」,由於並非義務教育,所以學生仍須負擔學費,但公私立高職學費一樣,而公立高中則以每年家庭所得114萬元做為是否繳納公立學校學費之標準。至於入學方式,仍然維持一般學校免試就近入學,若干高中職以特色招生方式入學。從馬總統宣布要實施十二年國教以來,社會各界即爭議不斷,歸納原因包括:教育資源的重分配、社會階層的重組合、社會價值觀的重調整,與教育生態的大變動。

 

 

十二年國教宣布實施後及爭議不斷,與其全面推動,不如分區分段進行。資料照片明年8月即將上路的十二年國教政策,免學費則因考量經費排擠等因素,調整為「高中排富、高職不排富」,由於並非義務教育,所以學生仍須負擔學費,但公私立高職學費一樣,而公立高中則以每年家庭所得114萬元做為是否繳納公立學校學費之標準。至於入學方式,仍然維持一般學校免試就近入學,若干高中職以特色招生方式入學。從馬總統宣布要實施十二年國教以來,社會各界即爭議不斷,歸納原因包括:教育資源的重分配、社會階層的重組合、社會價值觀的重調整,與教育生態的大變動。

首先,十二年國教的實施涉及國家教育資源的重大調整,透過政府每年約180億的預算補助,讓公私立學校學費逐漸朝齊一收費,理想上可以改善私立學校家庭的負擔,尤其協助眾多私立高職的弱勢家庭,但其後遺症是透過教育補助來扶助弱勢的想法,忽略了現實教育資源的有限性與高中職教育品質有待提升的迫切性。於是日前行政院「高中排富、高職不排富」的學費補助政策調整,可說是不得不的妥協! 
其次,十二年國教政策將牽動長久以來公私立學校、高中與高職、明星與一般學校,在教育資源、升學機會、社會聲望等的差別甚至不公現象。其中最明顯的是,未來透過免試升學與就近入學等誘因,傳統上以升學率見長的公立高中,將無法靠成績分發來保障學生程度與來源。由於近年來教育政策的變動所造成的不安,許多家長寧可選擇較為昂貴的私立學校,以確保教育品質,原因在此。

讓教育市場化加速

因此,有不少人擔心十二年國教實施將讓教育市場化與私有化加速,社會流動更不利於弱勢。至於免試與特招是否可確保教育機會公平、與受教品質?公立菁英學校是否將拱手私人?實施十二年國教的先進國家,如美國中的若干州,對於上述問題都有前車之鑑!
第三,十二年國教成功與否亟須仰賴社會價值觀的重調整,近20年來的教改經驗可以看出,無論是國中自願就學方案、多元入學、九年一貫課程等政策,成效有限的關鍵為社會價值觀的難以撼動。包括此次實施十二年國教,整個社會關注焦點仍聚集在如何升學、如何排序、如何考試等方面,可見社會上依然充滿學歷、排名的迷思,至於教育是否真正符合孩子的興趣、性向與能力,以及真正關係到學習有效性與成就感的師資、課程與教材的改善,相對之下乏人問津。
第四,教育生態會因十二年國教而產生重大變化,長期以來以升學考試掛帥的三年國中教育,一旦拿掉考試,到底還剩下什麼?老師、家長與學生能夠適應不再有類似基測選擇題題型的教學方式?不再用分數高低來評斷一個孩子的學習成效? 至於高中職與大學這一端,師資、課程、教學甚至大學入學方式,是否也已經準備好?

宜分區分階段推行

環視鄰近東亞諸國或儒家文化圈,經濟條件與社會成熟度比台灣更好的不少,但為何他們都未推動十二年國教?究其原因不外乎深知儒家文化中考試取才的文化傳統,與父母希望兒女成龍成鳳的觀念不易撼動。反觀台灣,在社會各方面配套措施與觀念尚未跟上之際,與其全面推動,不如穩紮穩打,分區分階段推行,並且確實建立教育政策制定標準程序及流程,讓103年成為十二年國教的「試辦」而非「全面推動」元年!

作者為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分類: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