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 聽虎尾溪的悲歌
聯合報 — 2013年09月04日
康芮颱風在雲林釀災,我家也未能倖免。其中虎尾溪由南至北橫越斗六市,在我的家鄉虎溪里形成曲流,蜿蜒而過,虎溪里亦是如此得名。
廿年前,虎尾溪河川地處處垂蔭,有竹林及各式各樣的樹種,孩子們就在美好的自然生態間遊玩,人與水自然而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怎知這些年人們是如此對待虎尾溪的:先是讓河川地合法成為住宅用地,成排房屋沿岸建成,兩岸則以水泥作成高聳堤防,將水限制在窄小的河道中,從此,水患暫時解除了,但是人與河的世界也因此分開了,儘管河道近在咫尺,卻與人一點關係都沒有—除卻默默承受城市所排放的汙水、廢水。
再者,更不可思議的是,對付流經巿區的河道,主事者選擇用水泥蓋把它蓋起來,如此,眼不見為淨,加蓋上方還可以成為收費停車場、飲食集中攤販區,並且,成為地方觀光的官方宣傳重點。
整個台灣社會短視近利的價值觀偏差至此,失去了親水的自然互動,卻還沾沾自喜占盡利益;台灣人對於家園的無知與偏差,也莫過於此了。從此以後,只要降下豪大雨,虎溪里就會淹水,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河流孕育著我們,是我們生命的源頭,為什麼,我們不能將河道還給河川?為什麼,我們只要水龍頭,不要河流?多數人只求工程師以高超的工程技術治水,但求不淹水,卻忘記了人與水互動的人文價值。讓開吧!台灣人,你如愛你的家園、愛你的子孫,就讓水走自己的路吧!讓河川地恢復自然的生態!讓我們的孩子看見真正的「河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