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治水有方 打造海綿城市

治水有方 打造海綿城市

中國時報
最近幾天中南部及基隆水災嚴重,各縣市首長都在爭取治水經費。其實水患可肇因於內水和外水,外水是指河流泛濫,破堤或越堤而登堂入室;而內水則與堤防之強弱無關,純屬集水區內部的水無法容納而上漲,造成淹水。

最近幾天中南部及基隆水災嚴重,各縣市首長都在爭取治水經費。其實水患可肇因於內水和外水,外水是指河流泛濫,破堤或越堤而登堂入室;而內水則與堤防之強弱無關,純屬集水區內部的水無法容納而上漲,造成淹水。過去治水預算多花在外水的防治,但此次豪雨多降在平地,並非來自山坡地上游,故與河流的氾濫相關性不大,反而與平原區無足夠的滯洪空間有關。因此學水利的李鴻源部長會認為如果繼續抽水,花再多的治水經費也不能解決類似的淹水問題。

那麼我們對內水是否束手無策呢?其實也有一些策略與工法可以採納:

一、廣設滯洪空間:洞庭湖是長江的大滯洪池,夏季江水上漲便滯留於洞庭湖,八百里洞庭,浩浩蕩蕩,橫無涯際;冬季江水驟減則湖水回流,故有調節水量和滯洪之效。近年興建的台南科學園區亦廣設滯洪池,而得以免洪水之患。

可惜台灣因地窄人稠,在都會區設置滯洪池不易,但可仿照美國將公園的高程下降,形成凹谷,以容納雨水。最近完工的台中市秋紅谷即頗有創意,將因盜採砂石而形成的深谷加以美化形成具有景深的公園,也是容納水量頗巨的滯洪池。相對地,20多年前規畫的大安森林公園便缺乏此概念,而喪失了替台北市蓄洪的先機。

二、造生態海綿城市:台大柳中民教授提出海綿城市的概念,改變城市不透水面為可吸水、類似海綿的透水鋪面,具滯洪、保水、降溫、捕碳、降低噪音、減少行車噴水霧、及形成地下型微濕地生態系等優點。然而我們提到透水鋪面,常有一些步行於其上,磚塊東倒西歪的壞印象,這是因為磚塊間缺乏強有力的聯結系統而無法承載。台北市政府因此改用透水水泥為底,上覆透水磚的半透水鋪面,然而滲透性會隨灰塵入滲而逐漸失效,需定期清洗才能勉強維持其功能。

最近國人研發成功了一套混凝土與透水導管一體成型的透水鋪面(以發明人陳瑞文的英文名字簡稱命名為JW工法),藉由塑膠導管將地表雨水導入硬鋪面下的透水碎石層,而儲存於其中,即可收蓄水之效。而在炎夏亦可降溫,汐止禮門社區最近採用了此工法,報載鋪面表面溫度即較附近的瀝青道路面降溫廿多度,且可配合周遭水溝,或連結水撲滿,將雨水回收利用澆花。此JW工法最近在大陸因能同時解決洪水、降低二氧化碳甚至霾害等多重效應而大行其道,但在台灣反而尚未獲應有的重視。如果能在城市重新改建道路時,先鋪設一公尺的碎石,再鋪上此硬式透水鋪面,不止可利用碎石空隙蓄水,也因其承載力強而不致於經常維修,更兼具生態、降溫之效。

三、都市規畫應以防洪為第一優先:過去都市計畫者很少通曉水利,以致於多以傳統都計為師,未能符合時代要求。為因應全球暖化之後洪災與土石災害日益嚴重,房屋之建蔽率宜降低以減少不透水面積(在容積率不改變的情況下可把樓房拉高)。以筆者目前居住的北大社區為例,雖然容積率不低,20層高樓旁卻設計40米以上的人行步道,並廣植樹木,成為涵養水分的林蔭大道,環境在北台灣幾可居冠。所惜者,規畫時並未設置滯洪空間,公園及綠地也未採用美國的下凹式設計以貯存雨水,以致仍有水患之虞,殊為可惜。

現在由李鴻源主掌國土規畫的內政部,相信對城鄉防洪的總合政策,如透水面積及貯留容量增加、還地於河、設置洪水平原區、保留人工濕地、嚴禁抽水防止地盤下陷及加強農地轉用管制等應可有更多作為。

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是近年來熱門議題,超過能處理的雨量我們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治水未必有效,而真該治的應是山,唯有把水土保持做好、邊坡穩定工程確實執行(而不是只裝些儀器進行監測),才是防災正本清源之道。治水預算爭取之餘,也該省思:上善若水,我們是否提供了足夠地上和地下空間給至柔也至剛的水呢?

引用來源:中國時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