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治水…須整體考量水資源

治水…須整體考量水資源

聯合報
台灣是世界上地質作用最活躍的地區,加以年年颱風侵襲,使此區同時暴露於三項以上天然災害之土地面積與面臨災害威脅之人口,均高居世界第一。

在極端氣候衝擊下,先進國家多在進行氣候調適策略的研究,期能及早採取因應對策,地質敏感的台灣地區,自然不能不加以注意。在地質敏感地區,許多天然災害是複合型的,且各種災害現象是互相影響或互為因果的,整個過程呈現出複雜系統現象,牽一髮而動全身。

我們討論治水問題時,必須了解自然條件已變得極端而複雜,任何處理對策都必須考慮到災害現象的交互影響及其隨時間不可逆的改變。以水源控制樞紐的蓄水庫來說,極端降雨造成集水區山崩面積增加,崩移下來的土石堆積於河道並造成水庫淤積,而水庫淤積會影響供水能力及蓄洪能力。水庫供水不足誘使地下水抽取增加,地下水抽取增加又使地層下陷擴大,地層下陷擴大再使淹水潛勢增加等。水庫蓄洪能力降低將使下游河道洪峰增加,又因河道淤積使輸洪能力降低,致洪患加劇。

水庫淤積是幾近不可逆的現象,淤積量與日俱增,直至淤滿而廢庫。即使不考慮極端氣候之後續演變,目前南部各縣市供水量已有不足情形,而未來廿年若無大型的新水源開發,缺水將更加嚴重。若極端氣候之趨勢不變,將會澇則愈澇,旱則愈旱,結果不僅是缺水的問題將更趨嚴重,洪患亦然。再考慮山崩面積增加,淤積速率加快,水庫功能加速降低,其對旱澇的影響可能會很快地達到不可接受的臨界點,屆時所需的治水預算可能會比六千億還高。國人不能不事先加以防範。

大型水庫建設從規畫到完工蓄水,動輒十數年,非臨渴而能掘井解決的問題。因此,治水策略必須與水資源規畫合併考慮,並與極端氣候衝擊做保守考量,進行整體規畫,做成可長可久的永續經營策略。在細節上,我們也要考慮水庫會攔蓄泥沙而造成海岸侵蝕問題,解決之道是興建「離槽水庫」及在既有水庫增建排沙孔道以減少淤積。

引用來源:聯合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