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區大崩壞?
我們的島 — 2013年09月16日八月底的一場豪雨,滾滾洪流夾帶著泥漿,淹沒了高屏溪攔河堰,這個每天供水量超過100萬公噸,大高雄地區最主要的供水源頭,近年來淤積嚴重,每遇豪雨就會因為原水濁度飆高,面臨無法取水的困境。
在石門水庫,豪雨也讓水庫人員進入備戰狀態,水庫人員24小時監測原水濁度,深怕九年前艾利颱風造成桃園停水的惡夢,再度上演。
政府投入112億進行石門水庫的更新改造,興建分層取水工,取上層清水,並開鑿排沙隧道,讓水庫能在暴雨來時繼續供水。然而,新的修法規定,卻讓環保團體憂心,喝泥漿水的時代,可能即將來臨。
就在8月1日,環保署預告「開發行為應實施環評細目」的修正條文,將水庫分為一級水庫、二級水庫與攔河堰,鬆綁相關環評規定。包括新北市鳶山堰、高屏溪攔河堰等供應民生用水的集水區,都在鬆綁的範圍內。未來,不但小型工廠可以進入,面積一公頃以下的砂石碎解廠、洗選場,不需要經過環評,也可以在攔河堰集水區設廠。
哪些水庫集水區應該保護?哪些水庫集水區又應該放寬限制?位於河川較下游的攔河堰,就比較不重要嗎?我們來到台南曾文溪玉峰堰,這個從日治時代起,每天供應台南地區四萬噸民生用水的水庫,也在環保署計畫放寬限制的名單中。
環保團體指出,台南地區五大河川,現在只剩下曾文溪還算乾淨,就是因為當初在玉峰堰上游劃設了保護區,才保全了整條曾文溪的水質。
同樣面臨鬆綁的還有集集攔河堰,民國90年 集集攔河堰完工,不到十年時間就因為淤積嚴重,有效蓄水量剩下不到二分之一。我們來到集集攔河堰上游,隨處可見崩塌的土石與泥流,正威脅下游攔河堰的壽命。
為了減緩山坡地崩塌對水庫的衝擊,政府在山上進行許多水土保持工程,包括各種野溪整治和植樹造林計畫。種種水土保持工程能發揮多少功效,有待時間檢驗,但水庫的危機卻是近在眼前,以濁水溪來說,集集攔河堰興建後,每年有500萬噸的泥沙淤積在水庫。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蔡智豪推估,按照這樣的淤積速度,耗資238億元的集集攔河堰,在4年後就要壽終正寢。
而事實上,全台灣的水庫,都面臨同樣的危機,根據水利署資料,依照目前的淤積速率,全台水庫在105年以後,會全部淤滿,但集水區的法規,仍朝向鬆綁。
今年6月,行政院通過水土保持法修正草案,將原本水庫集水區應全區劃為特定水保區,不得開發的限制,修改成「需特別保護者」才劃入。環保團體認為這是開保育倒車,但水保局認為,這才是務實的做法。
水保局表示,集水區佔山坡地面積78%,按照原法,全區劃為特定水保區是不可行的,實施至今只有烏山頭與白河水庫集水區,依法公告為「特定水保區」,其他都因為地方居民反對,無法完成公告。但環保團體指出,按照目前的修法,特定水保區的範圍,將從山坡地面積的78%,縮小到只剩16%。修法之後,所謂集水區「需特別保護者」範圍多大?如何界定?都將授權政府部門自己判定。
石門水庫的薑母島,三面被水庫環繞,居民平時出入只能倚靠船隻,大旱時節則可以開車從水庫上岸,居民非常清楚水庫邊坡的崩塌和水質的狀況。
雖然水庫有淤積與污染的問題,但是一些地方居民與代表認為,為了地方發展,還是希望水庫周邊,能適度開放。水庫集水區保育應該兼顧地方居民的生存、生計,但是法律鬆綁之後,獲益最大的,究竟是一般居民,還是財團呢?
石門水庫的石秀坪,至今仍保有原始幽靜的風貌,這裡過去是泰雅族部落卡拉社部落,部落遷村之後,十多年前,卻被財團收購。另外,在石門水庫大壩附近,也有基金會正在興建量體龐大的訓練中心。
一般民眾要在集水區開墾或蓋房子,有重重法令限制,但是財團在水庫集水區裡蓋旅館飯店,卻是採取許可制,只要環評通過,就可以進行大面積的整地開挖。以高雄義大世界為例,基地位於高屏溪攔河堰集水區大坑溪上游,面積達90公頃。大坑溪本來就是容易發生土石流淹水的地區,每逢豪雨,道路就是滾滾濁流。
民國98年,在污水零排放的要求下,義大世界有條件的通過環評,義大世界旅館與遊樂區開始營運之後,環保團體好幾次到污水處理設施附近的排放口,進行突擊檢查,多次發現帶有泡沫臭味的污水,正在排出。
義大世界因為違反環評承諾,曾經被高雄市政府裁罰共195萬元。然而,義大世界在集水區大面積開發的案例,如今正在其他集水區不斷複製,有財團計畫在玉峰堰上游開發遊樂區,部分開發範圍就位在曾文溪自來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環評報告正在環保署審查中。
雖然財團違反承諾,造成污染的案例不勝枚舉,但政府在修訂法規時,還是傾向信任開發單位會做好環境保護。9月4日,內政部新出爐的全國區域計畫草案就修訂,開發單位在水庫集水區的非環境敏感區域做開發,只要「先行承諾,區內雨、廢水分流方式排放,廢水設置適當處理設施等等義務,就可以核准開發。」
2004年艾利颱風後,石門水庫整治預算250億已經用完;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曾文南化水庫也耗費了540億進行整治,環團質疑:「我們的工程經費不斷編列,我們的管理面卻在放鬆。」
環保團體的擔憂其來有自,審視集水區現況,各種難以管理的亂象,會因為法令鬆綁而變得更好嗎?政府部門在修法前,還需要更審慎的評估,才能說服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