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台灣農村土地徵收的政策

台灣農村土地徵收的政策

台灣立報
左看:資本的戰略進攻 右看:依法行政的發展政策

左看:資本的戰略進攻

台灣資本主義經濟正面臨根本性的挑戰,主流勢力的國家政權(不分藍綠)也正以全方位的方式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地來為私人資本增值創造條件。

這套資本戰略進攻的手段,尤其表現在土地、空間的利用上,它包括了:在法令上大開方便之門,對農民土地的大肆廉價徵收,以轉為工業用地;以特別立法方式,大力推動自由貿易區,如桃園航空城,企圖將機場、港口與自由貿易區合一。

台灣資產階級性質的國家政權雖號稱以經濟發展之名來推動這套政策,但由於台灣自身在全球化資本主義架構中定位不清、進退失據,往往只是隨著局部資本趨勢來分割處理,以至於其政策的推動不僅是手段上粗暴,而且幾乎沒有整體環環相扣的產業政策與相應社會政策,其結果就是不僅所謂經濟發展未見起色,反而先直接壓制、破壞了現有民眾的生活方式或草根利益。

例如,要全面徵收農地,就必須先定位台灣的農業以及糧食政策。如果我們認為台灣須有一定比例的糧食自足率,或認為台灣農業可以更精緻、更多元的發展,不僅是一個特定產業更是一種生活價值的話,那今日政府的戰略進攻,就是在直接剷除民眾自主選擇的生活方式了。
姚欣進/社會評論者

右看:依法行政的發展政策

台灣近日較具規模的社會抗爭行動,幾乎都是以土地、居住空間有關的議題。例如,苗栗大埔之政府強制徵收區段土地,以及台北士林文林苑都市更新案的強制拆除民宅爭議等。

表面上,這是執行公權力與民眾私人產權之間的衝突,但這其實是台灣整體經濟發展趨勢與個別民眾利益之間不相調和的問題。也就是說,台灣經濟正面臨全面轉型的階段,作為策畫全局的政府來說,就必須以產業經濟政策為導向,來重新規劃國土利用,從而依法行政來徵收必要之私人房地產,以作為台灣整體經濟發展的資源。

在相關的立法(如《農村再生條例》、《土地徵收條例》、《都市更新條例》)以及後續執法過程中,由於影響人民權利至為鉅大,政府各部門應審慎依法行事,而且應盡可能排除現行法規中不盡周延的規定,更應以開放溝通方式來贏得人民的信賴。如此,才能在公共利益的經濟發展與民眾私人利益之間得到妥善的平衡。

台灣的都市更新、土地徵收乃是勢在必行的政策方向,例如桃園航空城約3千公頃的土地,拆遷達12,000餘戶,我們謹希望政府、民眾能在依法溝通、依法行政方式下得到最好的結果。
陳安君/大學教師

引用來源:台灣立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