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看見台灣的「高度」該多高?

看見台灣的「高度」該多高?

劉惠敏
耗資9千萬、費時3年的紀錄片《看見台灣》,上映之初便破千萬票房,既是國片之光,同時也被許多推薦者賦予意義,期以藉由不同的視界,讓更多人觀看台灣的美麗及哀愁。然而,「觀看」,不一定等於看見,「看見」能否改變?如果人們藉由空間上的「高度」、俯視地理上的全景獲得感動,是否願意以結構上的「高度」,探索社會經濟面的全貌,做出更多的改變、更立即性的改變?

《看見台灣》無能呈現的高度

「不要懷疑,這就是台灣。如果你沒有看過,只是因為你站得不夠高!」旁白緩緩地道出紀錄片的中心主旨:台灣、看見及高度。

隨著鏡頭飛行在空中的觀影者,很難不被迎面而來的崇山峻嶺、平原河川、藻礁浪花而震懾。大景之美,的確難以普通人眼球的高度、廣界捕捉,一如預告片不斷強調的,導演用鳥一樣、雲一樣的高度來觀察這片土地。而美景之後,風災、滾滾洪水及土石流、大面積削去的殘破山景,詭異顏色的污水分割著畫面,種種土地家園的傷害在大景之下更顯怵目驚心。

不少人讚嘆著,導演將不曾看見過的台灣,呈現在觀影者眼前,揭露了「真實」,感動了更多人,願意省思、面對一步步消失的福爾摩沙,那塊原本美麗的土地。而背後,導演本人為了追求理想,毅然放棄社會主觀價值認定的安穩,許多名導、音樂藝文人的投身,還有各界的慷慨襄助、包場,以及那一傳十、十傳百的感動效應,難得的紀錄片及國片亮眼票房,皆為這部片增添許多勵志、鼓舞人心的元素。

既然如此,錦上添花已是多餘,台灣環境的生存危機重重,這部片將許多本來不關心、不認識環境危機的觀眾領入門,已是功德一件。然而,在那大景之美及醜陋背後,看不見的台灣,更值得在走出影院後,細細體會及分析。

畢竟只有飛行的高度時,人及生物不免渺小或遙遠;只有將破壞的責任泛泛地由「人」來承擔,指出你我皆是環境危機的共犯,不足以揪出禍首,以利實質地變革;只有一語提問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平衡在哪,不免誤入環境經濟無解的惡性循環。最後,向鏡頭揮手的人們,灣寶的洪箱、榖東俱樂部的賴青松,或原住民小朋友繚繞玉山的歌聲,很輕易地讓紀錄片似乎有個快樂結局。是的,在這塊土地上紮實生活的農民、工人、孩子們,他們帶來了希望,卻不見他們至今仍在努力對抗的結構、制度以及錯誤政策。

另一種高度及視野看台灣

回到地面,也許我們才能用另一種高度及視野來全觀。無論是山坡地或海岸地的超限利用,到水泥、石油或高科技產業等高耗能及污染,種種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追根究柢不能不見大資本的利潤導向,以及一昧配合的國家政策。

舉例來說,台灣的科技產業為不失去「競爭力」,並不投入專業技術提昇,而是企圖一再加大生產量能、以壓低成本,在國際市場上低價廝殺。為了繼續創造利潤,壓低成本依舊是捷徑,而所謂的成本便來自承擔污染、耗能的土地及水資源,承擔低薪的高科技勞工。即便資本已汲取台灣豐美的資源,這個國家卻不脫發展主義的思維,不斷繼續給予資本優惠、補助、降稅。因為他們以為,資本的茁壯,還真等同於國家的成長,卻不願正視全體納稅人、這塊土地、我們的台灣,對資本「利潤」的貢獻,早已遠遠超過我們所應有的承擔。那成長的利潤,由愈來愈少數人去享有,而苦果,由大眾或土地去承載。

片中那滾滾洪水、大煙囪冒出的層層煙霧、削蝕的山原土地、污染調色而詭譎的河川或陰陽海、海岸邊矗立的核能電廠,種種俯視下的醜陋,幾乎都可套入以上那所謂發展及利潤的邏輯。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平衡在哪?一位看過紀錄片的人問我,他也陸續問了我有關灣寶、榖東俱樂部等片中列舉的「希望」,他們到底做些什麼、如何做?我試圖回應,在解釋、詮釋的過程,順便回過頭檢視,面對許多「顯而不易見」的問題,也許得用「感動」吸引更多人入場,也許是一部好看的紀錄片。然而在入門課後,若沒有補課、進修,再多的感動恐怕最後只能隨風而逝。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從來、或不應該是對立的兩端,當我們站在一個不同的高度及視野時,我們可以,也會試圖一一找出那環保與發展平衡的解答。在台灣,有許多人持續為此而努力,邀請更多人入場,一起看見,那暫時看不見的問題。

引用來源:台灣立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