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政策短打 徒留哀愁
陳亮全、簡賢文 — 2013年11月28日
導演齊柏林拍攝的「看見台灣」紀錄片,透過鏡頭的俯瞰,展現台灣的美景,也揭露台灣的「遠憂」與「近慮」。每每當我們為影片中台灣豐富的人文與自然景觀,發聲讚嘆之際,下一秒,就為了人為開發所留下大地的疤痕而皺眉。
其實長久以來「開發利用」與「永續環保」之間,台灣一直在摸索如何取得平衡,如何兼顧經濟發展利益與萬代子孫福祉。所以,我們的「遠憂」就是土地開發利用管制的失調,造成國土保育的失衡,從山麓至海邊,處處可以發現潛藏在台灣環境中的定時炸彈。而經由颱風、豪雨及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我們的「近慮」如:土石流、道路崩坍、水庫淤塞、都市淹水、都市大規模地震災損等議題,已經不容我們等閑視之。
例如莫拉克颱風引發的大量崩塌土石,現今仍有絕大部分還堆積在山區河道中;快速且高密度的都市開發,早已形成另類環境超載;未經環境及防災評估的山地開發,更可能隨時產生悲劇。這些問題在齊柏林片中清楚浮現,引人深思。
當最近大家在慶幸超級颱風海燕未襲台灣之餘,是否應該省思長久以來,台灣因為不重視「國土復育」所付出的代價?是否應正視經由兼顧「環境保育與防災減災」的國土開發政策?台灣的國土保育與災害防救的工作,不能僅依賴由「應變」思維所衍生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打政策。如何把「保育及減災」落實在各項開發計畫中,是我們這一代對未來負責的態度。
一次演講中,有位年輕學子表示未來要成為「英勇」的救難人員,拯救陷入災害危難中的民眾。但社會更需要的應該是「聰明」的災害管理人員,如何透過防減災工程與教育,降低社會的災害風險,限縮災害發生時可能波及侵害的範圍,並提高不幸被災害波及的人文地理環境系統之存活度。
台灣既然是世界銀行評估報告中,可能遭受三種天然災害侵襲的土地與人口比例最高,則在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下,再不積極採取全國性的整合規劃作業與行動方案,則未來從天空上看到的台灣人文地理環境系統,將不再美麗,徒留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