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何去何從:鬥、拖、和
蘇起 — 2014年02月23日
現在台灣各個選舉慢慢提上日程,北京針對「政治問題繞不開、避不了」的表態也越來越清楚。台灣選民及政治領袖恐怕都必須開始思考,攸關和戰及台灣經濟發展的兩岸關係到底該怎麼走。
現在台灣各個選舉慢慢提上日程,北京針對「政治問題繞不開、避不了」的表態也越來越清楚。台灣選民及政治領袖恐怕都必須開始思考,攸關和戰及台灣經濟發展的兩岸關係到底該怎麼走。
大致說應該不出三個方向:「鬥」、「拖」、或「和」。陳水扁總統的八年,台灣內部的傾向幾乎一刀切:藍營主和,綠營主鬥。但馬總統執政至今,兩大陣營都起了變化。綠營仍以「鬥」為基調,而馬及國民黨的低迷民調更讓這部分人沒有修正路線的誘因。另一部分人雖然態度比較隱晦,但在關鍵問題上仍然以「鬥」為主、寧硬毋軟。第三股逐步支持「和」的力量似仍居少數。
國民黨的變化比較微妙。表面上採取「和中」政策的馬政府,在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以後卻注入越來越多「拖」的成分。或許因為連任選舉的考量,也或許因為整體支持度的降低,馬政府不但放慢政策推動的步伐,論述也越來越保守,甚至傾向「威脅極大化,機會極小化」。譬如,具有重大兩岸政治意義甚至國際意義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在官方論述時卻常被說成彷彿只有「讓利」的經濟意涵。試想,如果沒有ECFA,怎會有後來與星紐的協議?
「拖」的後果之一就是APEC的「馬習會」泡湯。任何國家的高峰會本來就需要很長時間的鋪陳。兩岸怎可能立刻從現在的經濟類議題的協商,不經過若干政治問題的處理及政治互信的強化,而一下子跳到雙方頂層的政治接觸,甚至不經協商立即同時間、同地點滑進新的國際空間?
此外,國民黨不像民進黨內部有政策歧見,但它的恩怨情結依然嚴重影響它的大陸政策力道。執政前國民黨的思想口徑相當一致,但執政後眼看馬政府只做低層的保守論述,有的人就只談周邊議題;有的人乾脆自動消音;還有的人只在大陸講話,不在台灣論述。既然掌握最多資訊的黨政人士都怯於論述,民眾自然感到混淆。馬的大陸政策看起來也就像「和」又像「拖」。
為什麼現在該要思考何去何從的問題?因為馬總統還有兩年任期,勉強可以再做選擇。其他有意大位的各黨菁英也該開始準備向選民訴說他們的大陸政策理念。
近年國內外學者都指出台灣選民越來越理性主義(rationalism),而不是民族主義(nationalism)。如用理性思考,「鬥」大概是絕對不利於台灣的一條路。不管是看台海兩岸的軍經力量對比,或看剛從中東兩場戰爭脫身且負債累累的美國,或看中日、日韓、東海、南海等諸多紛爭,相信台灣選民及各國政府都不樂見台海再生波瀾。
「拖」依舊可行。它最不費事,大家可以繼續過著不看不聽不想的「小確幸」生活。其中又可分為有計畫的「形和實拖」及「形鬥實拖」。但兩者都會很快面臨兩個現實的問題。第一,思想一致、意志集中、力量貫徹、而軍經外交實力又大幅提升的北京政府會不會願意無限期配合拖下去。第二,也更重要的是,以現在不利於台灣的趨勢推估,到了不再能拖的時刻,我們的主動權及決定權會比現在更少還是更多。
最壞的「拖」當然就是無計畫的「不得不拖」,像現在兩黨的一盤散沙及藍綠的惡鬥,不僅讓黨內沒有共識,也讓台灣不可能形成「台灣共識」來應付新而有力的中共對台政策。
比起「鬥」及「拖」,「和」或許是更積極可行的道路。它不是投降,而是在時機及條件都適當的時候找出兩岸都可以接受的安排,讓兩岸的「機會」與「威脅」得以重行平衡,也讓台灣可以更好地掌握兩岸和平發展的節拍及自己的前途。國際社會一定也會給予更多的肯定。但「和」需要政治人物的決心,也需要方法,尤其是提供一個讓選民信服的論述,另外還需要建立與北京的互信。這三方面都需要最少兩年時間的培養。所以「和」的難處是比較費事,需要許多人轉換腦筋。
當然從個人利害及選舉考量,前兩條路較容易。但為台灣前途及後代子孫福祉,或許難走的路是更好選擇。
(作者為台北論壇董事長,國安會前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