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服貿與反服貿的唯一出路: 永續經濟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04月10日2014年3月31號,反服貿學生佔領立法院進入第14天,魏德聖導演在他當天發表的公開信裡這樣寫著,
『…當我知道學生踹開立法院大門的時候,我真的很佩服他們,並且也才開始警覺到這件事情。…可是,這群學生卻不是真正可以解決事情的人。所以,不需要把社會關注的壓力丟回給這群學生。也不用問這群學生:「你們有退場機制了嗎?你們什麼時候要回家了?」
然而真正有權可以解決問題的人卻只是坐在旁邊看著這群學生。
那些由人民賦予權力的「大人」啊!你們有沒有想要解決真正的問題?你們要解決的,並不是這群學生!而是他們所質疑的問題啊!你們要研究的,是如何正面回應這群學生的訴求!而不是算計如何讓他們退場的方案!…』
終止二元化分裂、盲目追求GDP
關注反服貿運動3個多禮拜來,學生團體所提出的4大訴求圍繞著程序正義與民主監督相關議題。但所謂退回服貿,建立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逐條審閱,召開公民憲政會議等若沒有清晰並永續的國家方向與政策引領,這些真正有權可以解決問題的大人也無法提出令全國人民服氣讚許的辦法,最終不可避免的陷入二元化的分裂與假象的選邊抉擇—親中還是保台,自由開放還是鎖國、圖利財團還是保護弱勢。
馬英九總統在3月23號與3月29號的回應學生佔領立法院的記者會上,主要回應的主軸濃縮在一句話內;馬說:「服貿的簽訂完全是為了台灣經濟的未來、幫助人民做生意,提升台灣競爭力」。理由是台灣經濟成長7成靠出口貿易,若與他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可以降低關稅,台灣產品可以更有競爭力,避免被邊緣化,且因為更有競爭力,能增加勞工就業與薪資。而既然台灣的GDP有7成產值來自服務業,服務業若可以出口,市場可以擴大,經濟成長就可以更高,大家都受益。
對經濟成長的追捧目前在地球上似乎是一個無法停止的巨大現象。不論處在何種狀態的國家地區,從已開發國家到落後地區,政府排除一切欲達成的最大目標就是經濟成長。在這個以錢(或正確來說以美金為擔保的貨幣制度)為一切衡量基準的人類世界裡,經濟成長是不分黨派、宗教、人種的共同追求。促進經濟成長的動能中,貿易增長量被一個對外貿易依存度極高的國家如台灣,視為主要成長因子,而貿易增長量又與自由貿易協定息息相關,推論所及,關鍵的貿易協定如服貿對台灣的重要性自然不可言喻。
你想要怎樣的生活?
在經濟成長與自由貿易對台灣似乎如此必要的前提下,2014年3月30日50萬台灣人破紀錄的,在沒有政黨集結的號召下自發性的走向街頭要求退回服貿,令人好奇。探究其因主要是對於服貿在國情不對等(民主相對共產的政治制度、自由相對管控的法治模式)、競爭不對等(陸資規模、我方開放的產業規模與類別、商業管控)以及最主要的,對於台灣極可能失去國家定位的情況下而無法信任目前的開放協議內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反服貿團體並未否定經濟成長的需求,某個程度也不願被貼上鎖國的標籤。
在此氛圍下,我想先請各位抽離現有正反服貿的議論,拉高視野思考下列三大問題
- 經濟成長是否真是台灣當下最需要的?
- 你我為何選擇居住在台灣?
- 你我的下一代會過著怎麼樣的生活?
第一個問題聽起來非常匪夷所思,但依照看守世界研究中心(WorldwatchInstitute)在「2008年的世界現況」年度報告中統計世界各國人均所得與生活滿意人口比例的相關性時,我們驚訝的發現當人均所得超過一萬五千美金以後,生活滿意度與GDP增長率幾乎完全無關。2012年台灣人均所得已經超過兩萬三千美金,依購買力平價指數調整後則高達三萬五千美金,世界排名第21名,超越日、韓、英、法。
捫心自問,在如此富足下,我們對生活感到滿意幸福嗎?我們不斷忽視環境、健康、過勞與關係疏離的種種拉扯,卻仍如飛蛾撲火般的奮力追求以經濟(財富)成長為單一的國家、家庭與個人目標。
工業革命後的250年來,因著經濟成長的唯一與排他性,地球資源被大量掠奪,氣候變遷與高峰石油危機襲捲全球。毫不意外的,台灣所處的地理位置、歷史演替及與之不斷擺動的短視近利的國土濫用,使台灣已列名聯合國氣候高風險指標排名前幾名的地區;熱浪、颱風、水患、地震頻率屢屢破表,我們在島上揮霍的生活方式而衍生的生態足跡則需要3、40個台灣才能支應。
不論是支持或反對服貿,我們更應思考的是經濟成長是否為台灣當下最需要的,而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應是什麼?若不能看見經濟成長所犧牲的土地與資源的浩劫,對於養育台灣人的大地母親傷痛無動於衷,服貿的紛擾都是枝微末節,無關痛癢。我們必須深切體悟到國家政策與方向應先以台灣的國土規劃、水資源保存與農業政策優先考慮,經濟成長若不能以永續國土做為優先指導方向,所有的成長指標就是一個天真自大的笑柄,俗諺說「人定勝天,但時間一到,天就會討回來」。
拋棄經濟成長為優先的單一目標,以永續國土與發展開始,同時我們則需能有計畫的分配增長後所得的資源(不論是貨幣或非貨幣性的資源),達成社會正義與貧富差距縮小的目標。你我之所以選擇居住在台灣,就是希望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樂業,若房價高到令人覺得不可思議、薪水上漲幅度不斷被物價抵銷,我們只好如候鳥般的往他地(如大陸?)謀生,填補那隨時會被追趕上的生活赤字,這不就是很多香港人的心聲寫照?追求經濟成長的最大的副作用,因著資本家的不斷以利滾利,財富集中在0.1%的人身上,沒有資本的一般民眾則不斷的在借貸中循環,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不可避免的將使台灣成為許多人回不去的故鄉。
服貿追求經濟成長、利益部分資本家的同時,政府需同時以公平稅制如碳稅、生態稅、以及有效率的社會福利政策做資源的重新配置,且清楚的辨識出台灣發展的真正優勢產業,而非只是匡列984億元補貼受服貿開放衝擊的弱勢產業。台灣能源礦產資源缺乏、人口密度高,糧食(農林漁牧業)與在地必要消費等的相關產業必為政府最應優先補貼與保護,服貿讓資本家大賺的同時,台灣必須保有讓中低產階級舒適安居之所在。於此同時,台灣人民也應該重新省思消費主義所塑造的假象與內在空虛的反照,回歸必要消費的生活模式,依此才不會如轉盤上的小白鼠,終其一生,被無法滿足的消費慾望驅使。
GNH取代GDP 追求幸福的經濟型態
資本型態的經濟模式所形塑的種種問題,其實在工業革命後的4、50年間,便有有志之士開始不斷論辯與思考,是否有其他形式的商業模式能夠免除獨厚資本家與剝削勞工。1844年英國小鎮羅虛戴爾,由一群貧窮的英國工人,正式譜出合作運動的第一樂章,合作社(Co-operative)是由社員依共同需求、共同意願,實踐互助合作與民主治理理想,所集結成立。合作社屬於全體社員共同享有、共同承擔,是大家互助合作、實行民主管理的事業體,不以單一營利為目的,為了滿足社員的共同需求而存在。
170年來合作社組織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2012年聯合國宣布當年為國際合作社年,統計全球有10億人為合作社社員、創造一億個工作機會、前300大的合作社營收總計為一兆美金,約等於世界第10大經濟體。合作社在改善社員生活、鞏固經濟、永續發展、民主治理等方面,都已展現驚人效益,言雖如此,合作社的經營與治理需要大量協議與協力的過程,社員的民主素養與參與狀況若不理想,合作社則很容易流於形式,實質上又轉成企業型態經營。
合作社的出現告訴我們其他經濟型態的可行性,也預告了你我下一代的新可能。不只是合作社這種廣義的社會企業型態的組織將越來越多,如果我們也開始願意訂出屬於台灣這塊土地的生態使用新界線、修正現有使用GDP的經濟模型為生態總體經濟學,讓國民幸福指數(GNH)取代GDP、投資以永續為前提的相關基礎建設,如此一來,服貿的正與反、是與非的判斷將非常清楚,執政者若不能依此進行,自然淘汰無蹤,不需費心拉扯。
我期盼身為台灣人的你我,能夠藉由這次的服貿學運,重新回歸內在與大地之母的連結,感恩這一切的滋養與挫折,愛與恨、光明與黑暗。
謝謝你,台灣,這天光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