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風評:學運發酵 全面檢討航空城

風評:學運發酵 全面檢討航空城

主筆室
台灣經濟與產業目前的確陷入低迷,面臨轉型調整的瓶頸,但航空城是否就是台灣經濟與產業的「救贖」,實在讓人懷疑;而在國內仍有許多閒置工業區時,政府為產業發展而大規模徵地,其正當性亦難為社會接受。甚至,是否存在如此龐大的需求,都讓人懷疑,如果無此需求,政府大規模徵收後,只是讓航空城卻成為另一個「蚊子城」罷了。

318學運雖然暫時落幕,但其對政府與政策的影響正逐漸發酵。昨日國發會召開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最後一次公聽會,政府「反常」的答應一周內與各部會作通盤檢討,而且承諾一定大幅限縮示範區的適用範圍。

這其實可說是318學運震撼彈的影響,它讓政府主管單位不再以經濟掛帥忽視社會氛圍、以冰冷的數字回應民眾土地被徵收之痛,以總體的經濟利益壓制個體損失的權益。

在這場公聽會中,與會學者幾乎一面倒的批評示範區的土地規劃與徵收,認為政府無謂的擴大徵收區域,違反「土地正義」,讓社會財富分配更不均,是劫貧濟富,最後恐怕會引發如服貿協議一樣嚴重的社會爭議。

如果從社會脈絡看,這幾年從中科、大埔、文林苑一路下來,政府為了推動經濟發展、都市更新,所進行的徵收或拆遷,不僅讓土地要被徵收的民眾反對,各種社運團體也參與,協助民眾爭取權益。318學運的爆發,雖然是以反服貿為主要訴求,以「反中國影響」為主軸,但其中仍混雜著世代爭議、社會正義的議題。

而且在學運「出關播種」後,可以想見如果政府仍要橫柴入灶,必然再引發一次大規模的社會抗議;以現在政府的「弱勢」,在定案前廣納各方意見,儘早先作調整、化解可能的爭議,無寧是正確且識時務的作法。

當示範區案都必須回應民意「大幅縮減範圍」時,徵收土地範圍更大、爭議性更高的桃園航空城,更難以避免此一命運。如果,示範區計劃已被批為「圈地運動」,桃園航空城更無法免於此批評。

航空城被列為政府的重大經建計劃,它是一個野心勃勃、涵蓋陸空聯運、工業區、物流、自由貿易區、精緻農業、休閒娛樂…;這是一個無所不包的計劃,也是一個大型的國土改造重建計劃,其土地需求面積達6859公頃;而其可能引發的抗爭與爭議亦同樣的龐大。

無論是誰,看到這麼一個宏偉的計劃,都會為之驚嘆─但更會質疑:台灣產業需要這麼大的土地嗎?只要拿現在幾個台灣產業重鎮來比,就會了解其規模是「龐大到不像話」。

台灣科技產業重鎮的竹科,核心園區面積只有632公頃,竹南園區165公頃;中科1、2期共413公頃,虎尾園區97公頃;南科的台南與高雄園區加起來為1630公頃。就算是台灣規模最龐大的石化專區六輕,面積也只有2603公頃,而且,其中2255公頃是填海取得。

只要一比較,航空城的6859公頃計劃區,明顯是過大,其中必然包含官僚規劃單位的「幻想」,把新社區、農業區全部劃入,要作大規模的土地重塑。但其代價卻是有許多無意加入者的土地被徵收、良田變水泥地;而政要、地方人士、財團藉此炒作土地的耳語亦從未間斷,讓外界質疑這個大型土地重塑計劃的利益,最後到底要流向誰的口袋。

因此,政府主管單位該全面檢討、審視航空城規劃,對非必要、非計劃核心者,該考慮取消;必要且屬核心者,也該有更細膩的規劃與運作;例如,確定其必須徵收的土地多寡與區位、了解民眾配合徵收的意願、評估是否有替代方案,或甚至提出更能化解抗爭的徵收條件與方案。

台灣經濟與產業目前的確陷入低迷,面臨轉型調整的瓶頸,但航空城是否就是台灣經濟與產業的「救贖」,實在讓人懷疑;而在國內仍有許多閒置工業區時,政府為產業發展而大規模徵地,其正當性亦難為社會接受。甚至,是否存在如此龐大的需求,都讓人懷疑,如果無此需求,政府大規模徵收後,只是讓航空城卻成為另一個「蚊子城」罷了。

對航空城計劃,政府是該想想,全面檢討、縮減面積;對核心、有必要徵收者,就拿出理由說服大家,化解爭端,別再「引火自焚」了。



引用來源:風傳媒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