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產業科技研發體系的挑戰與重建

產業科技研發體系的挑戰與重建

社論
20多位資深金融、產業、學術與創投業界人士有感於經濟局勢不明,民眾對未來發展感到憂心,於4月16日宣布共同組成「創新創業論壇」,期望藉由此一平台集結更多力量集思廣益,向政府與產業提出建言,並協助打造健全的創業投資環境,讓年輕人有更多成功的機會。

 

20多位資深金融、產業、學術與創投業界人士有感於經濟局勢不明,民眾對未來發展感到憂心,於4月16日宣布共同組成「創新創業論壇」,期望藉由此一平台集結更多力量集思廣益,向政府與產業提出建言,並協助打造健全的創業投資環境,讓年輕人有更多成功的機會。
此一論壇提出的建言,除呼籲革新教育體制、活化台灣創業環境外,也鼓勵學生與大學教師創業;同時提出大學應找出核心項目進行研發,並將成果產業化;國家研究機構研究項目及國防工業計畫應積極爭取經費,並進行技術移轉加速產業發展。
相信大家都同意國內產業創新環境的確出了問題,以上的方向也值得政府重視與參考。不過,若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的核心,國家創新系統各個元素之間若無法有效的互動與連結,尤其是產業科技研發體系若無法發揮功能,再多的經費給大學或者研發機構,恐怕也無法大幅提振產業的發展。
就表面的統計數字來觀察,台灣的專利成就、各研發法人的研發產出,大學的研究指標,以及各國家型計畫的個別績效指標,表現都不錯,但整體產業競爭力似乎沒有因為這樣的成就而大幅度提升,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而就在各方爭食研發資源的同時,是否想到研發體系最終的目標是在蓬勃產業發展、提升國家整體產業競爭力?是否意識到研發投入與產業發展關聯度過低的問題?是否台灣的科技研發體系已逐步邁向死亡之谷?
整體而言,一個國家的知識創新(或創業)來源多以大學及研發機構為主,配合以健全的產業發展環境,許多創意得以源源不斷的出現,而其中一些卓越的廠商,在經過商業模式不斷重新修正後脫穎而出。
以先進國家的產業發展來觀察即可以發現,由於歐美的大學及研究機構與其產業界通常緊密結合,因此其研發標的選擇、研發的執行與銜接,以及所呈現出來的成果與績效相對較佳,而這個緊密結合的體系,除了大幅降低可預見的風險外,也更即時地契合產業與市場的需求,當然,也促成了創業行為的蓬勃發展。
尤其,世界主要國家的大學或研發機構現今多已朝向自由化、法人化轉型,並藉創新及創業的手段因應產業環境的變化。在此潮流下,開放與競爭已成為各國創新系統發展的主要策略,其源源不絕扶植新創的企業,並透過具整合性的國家創新系統累積一定研發能量做為背後的支撐,而這已成為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成長動力的重要來源與基礎。
反觀台灣,在經濟發展初期,由於以中小企業為主體,因此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下,研發法人扮演關鍵技術的供應者,也由於人才素質相對較優,因此成為領航者的角色。惟隨著廠商逐漸茁壯,國際化競爭日趨激烈,法人相對位置逐漸產生微妙的改變,時至今日可以發現,台灣產業發展的技術需求,供應已由過去以法人為主,轉為以產業界的產出為多,大學及研究機構的研發與產業界存有不小的落差,遠不如先進國家的大學及研究機構與其產業界之緊密結合,以致各界開始對國內研發體系逐漸喪失信心。
因此,如何參考擷取世界主要國家的科技研發體系現況及發展歷程,尤其是各國研發體系發展策略及因應改變的轉型策略及做法,各國科技研發體系之建構、評估體系、績效評量及追蹤等項目,以進一步分析各國家型計畫、大學及法人研發機構的功能與角色定位,以及彼此之合作與分工,以作為台灣科技研發體系執行成效總檢討之分析性架構,相信是現階段我國研發體系重新建構的關鍵議題。

 

引用來源:經濟日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