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高雄改變、轉型 氣爆後民間成立守護聯盟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08月22日高雄市發生81氣爆意外以來,民眾除了看到中央地方政府互踢皮球、廠商撇清責任,在究責的口水戰中官員更相繼辭職,但是一些高雄民間團體在協助市府救災的同時,開始思索這場意外所帶來的教訓,和高雄未來的轉機與城市的轉型。
由高雄市建築師公會、公民監督公僕聯盟、綠色協會等團體發起的「高雄守護聯盟行動」,昨(15)日在美麗島站召開聯盟成立記者會,他們呼籲停止社會審判,希望聚集更多公民想要改變的力量,思索高雄的未來轉機。
聯盟表示,這項呼籲獲得37個團體的連署支持,接下來將透過民間募款,推動一系列高雄守護聯盟的行動和訴求。
化慘痛經驗為轉機 聯盟提出行動訴求
高雄市綠色協會理事長魯台營表示,這場氣爆對政府是非常慘痛的警惕,但是必須將之轉變成進步的動力和經驗,高雄市經得起考驗,因此希望市民共同討論、一起來做。
他指出,聯盟的行動之一將效法進步國家的「市民論壇」來建立共識,讓高雄走出災難與污染的宿命發展策略。一系列的市民論壇要開放市民參與,邀集專家、學者、公部門和業界、社團、民代等,共同形塑出市民要的高雄發展政策。此外,更進一步要讓中央及地方政府聽市民的話,落實民意來執政。
其具體訴求和行動包括:遏止政治算計和社會對立,究責回歸司法,並舉辦高雄氣爆致災檢討聽證會。以及透過論壇來推動新都市公共建設的檢討與規劃,要推動都市深層改造,建立典範城市,並要求中央及地方依民意施政。此外,要建立學習型城市,發動公民參與決策之社會運動。
石化業走了 高雄怎麼辦?
高雄大學副教授曾梓峰表示,「守護高雄聯盟」是為了要守護高雄的價值。他提出要讓氣爆事件成為高雄轉型發展的機會。
他指出,歐洲許多城市在經歷了老舊和破敗困境,在私人產業以全方位的創新投資帶動新的產業,完成了地下管線的全新規劃和建設,讓這些城市邁向智慧城市,並帶動所有產業更新。這是國際頂尖城市都在做的,高雄也應效法。
「石化業如果走了,你們高雄人怎麼辦?會影響上萬人的生計,你們怎麼辦?」曾梓峰說,高雄市民不該受到這樣的恐嚇。高雄應把氣爆的痛苦轉向未來的可能性,他希望透過一連串的論壇,大家來參與不是談受災經驗,而是談高雄如何邁向智慧城市。
產業不轉型 高雄恐被邊緣化
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理事長陳銘彬說,氣爆發生後,不該只有苦難和鬥爭。除了找出負責的人,還要看到從這個事件當中我們學到了什麼?他擔憂高雄雖然城市建設進步,但是高雄的產業若未能轉型發展,未來恐怕會被邊緣化。
中山大學教授李賢華表示,自己的生活圈就在災區。他說,高雄市宣稱要成為人權城市、綠色城市,城市的表面做得漂亮,卻讓市民居住在氣爆風險的地雷上。「高雄人為什麼要承受這些?」他問道。
中央政府提出,要將高雄的石化專區設在大林蒲外海。李賢華質疑,「還不夠嗎?高雄這樣幾十年還不夠嗎?」高雄市民願意承受外人說「高雄本來就是工業城市」這樣的定義嗎?
對於氣爆事件的發生,聯盟的連署團體代表都有對高雄未來的期望,他們透過市民論壇的發想行動,將對高雄的期許,以及希望探討的議題方向,寫下來貼在牆上:
「高雄石化產業何去何從?」「政府如何保護百姓,生活在免於恐懼的環境?」「高雄如何成為宜居城市?」這些不僅是高雄市民對於氣爆事件的反省與深思,也透露出他們所期待的高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