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專區 四大前提缺一不可
謝錦芳 — 2014年09月10日高雄氣爆事件後,新加坡裕廊島石化專區再次成為朝野關切焦點,許多人質疑「新加坡行,為何台灣不行?」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表示,裕廊島石化專區有四大前提,包括土地、水、空氣與安全距離,台灣要推石化專區,必須同時達到這4個關鍵條件。
新加坡早在1993年提出計畫,以填海造陸方式連接7個小島組成裕廊島,做為發展世界級化學工業聚落的基地;這項工程於1995年展開,原訂2030年完成,由於工程進行順利,提前在2009完成,比預定時間提早20年。目前裕廊島由一條2.3公里長的聯外道路與本島連接。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對於石化專區,有完整戰略思考。詹長權指出,20年前新加坡決定設石化專區時,就決定不在本島,而是填海造陸,新土地創造出來後,海權隨之擴張,同時也與鄰近國家發生緊張關係。
「高雄若要仿新加坡模式設石化專區,不能在現有土地上。」詹長權指出,大家在探討新加坡模式前,必須先看新加坡有哪些條件,台灣能不能做到這些條件。
除了創造土地外,新加坡進一步創造新水源。詹長權指出,「新加坡地狹人稠,天上來的每滴水都是供人使用的,因此石化專區必須創造新水源,從海水淡化、100%廢水循環再利用做起。」
新加坡與台灣都屬於水資源匱乏區,但新加坡沒有農漁業,台灣則必須考慮農漁業的需求。由於石化工業會消耗大量的水,他舉例說,台灣如果以海水淡化來創造新水源,可能會與沿海漁業有衝突,這點必須考慮。
新加坡在「永續發展藍圖」中明訂2030年之前將空氣懸浮微粒濃度PM2.5降至12,趨近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標準值上限10,詹長權指出,新加坡石化專區採用乾淨的天然氣,不用骯髒的煤。「這項計畫背後有積極戰略,新加坡希望成為亞洲天然氣交易中心。」
此外,設立海外石化專區,必須注意與本島的安全距離。詹長權表示,「從雲林麥寮的慘痛經驗得知,一定的安全距離是必要條件。」他感慨說,「新加坡石化工業發展比台灣晚,但進步比台灣快,如果台灣20年前就決心採用天然氣,如今亞洲天然氣交易中心早就在台灣了。」
究竟應不應設立石化專區,台灣在學習新加坡模式前,必須先反問自己,能否在土地、水源、空氣與安全距離等4個關鍵條件上做到像新加坡一樣的高標準。期待有擔當的政府首長拍胸脯說,「新加坡能,台灣當然能。」
引用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10000503-2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