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韌性都市概念落實

韌性都市概念落實

陳亮全
韌性是在環境變動,或外力的干擾、擾動下,尚能維持運作,確保環境中的每一個人、生命財產,以及都市機能等都能因應、安然無恙;或當都市遭受災害衝擊時,可以盡快回復或具備重組能量、恢復其都市生活的秩序、機能。不僅是維持或恢復舊有都市的系統機能,而且要能夠在未來的環境變動中能夠存續、再生,以因應新的趨勢,是最重要的課題。

什麼是(耐)韌性(resilience)

韌性的觀念一九八○年起逐漸應用在災害管理,災害防救研究者開始探討造成災害的原因,也翻譯為「脆弱度」或「致災性」(vulnerability)。一九九○年代至二○○○年,僅談脆弱度不夠,開始談到(耐)韌性,面對災害時能否因應、發生災害後的衝擊能否迅速恢復?從脆弱度到韌性的探討是最近的趨勢,當災害越來越多,韌性城市和國土的建構就越重要。

受到災害衝擊的社區或社會要能恢復,很多條件在災前就必須建構。例如社會面的韌性,地區受到衝擊後能很快恢復是因為平時已建構很好的社會資源(social capital)。所以不僅災後,必須慢慢從災中、災前、和未來去建立韌性。

各類型災害、不同層級空間、族群、不同時間階段(如減災、應變、復原重建,或災前、災時、災後)等存在各自的耐韌性。水災和地震的韌性不同,社會與族群的特性與文化也不同。耐韌性具不同面向,包括實質(硬體,如都市空間、設施…)與非實質(軟體,如社會面的社會資本、經濟面的可運用資源,以及制度面的防救災體制等)。非實質面的韌性更為重要,社會中的資源不僅政府,民間力量如何更具體、社會資本如何互相活用?資源、經濟能力和體制如何配合?可以接受未來性、複合性災害衝擊的體系是什麼?從國家層次談的韌性(大尺度的政策)、一直到小尺度第一線的防救災工作,韌性的要求都不同。

還有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環境變動(環境動態、非平衡)的耐韌性。剛談的規劃是設定某種條件所設計,例如防洪工程依照估計每日降雨量來設計,但現在環境變化很大。以此次廣島爆雨來說,廣島地區從未下過這麼大雨,而日本是號稱防救災的先進國家,還是造成八十多人死亡或失蹤。因此永續或氣候變遷的韌性就更加重要,其所談的韌性不只既有經驗下的韌性,而是要能因應未來不確定性和各種可能的狀況,在談永續都市時必須把韌性當成很重要的因素。

總之,韌性是在環境變動,或外力的干擾、擾動下,尚能維持運作,確保環境中的每一個人、生命財產,以及都市機能等都能因應、安然無恙;或當都市遭受災害衝擊時,可以盡快回復或具備重組能量、恢復其都市生活的秩序、機能。不僅是維持或恢復舊有都市的系統機能,而且要能夠在未來的環境變動中能夠存續、再生,以因應新的趨勢,是最重要的課題。

提升、建構韌性都市

要提升都市的耐韌性,形成韌性都市,最重要的就是要如何「降低、減少高災害風險、潛勢地區的脆弱度、建構與因應各類型災害的能力。」也就是要規劃、構築能夠適應災害、與災害共存(生)的都市,而不是要營造一個完全沒有災害的都市。

以高雄氣爆而言,都市計畫、土地使用是很重要的課題。隨著都市發展和擴張,現在都市計劃(體質)若不健全,則很難談韌性,韌性不僅是救災,更要注重因應變動條件的本質。韌性是要讓高風險的脆弱度減少,但哪些地方是高風險、高潛勢的地區,若不公布大家都不知道,不瞭解就容易錯誤開發。這些資訊公開雖有很多人會反對,但這是走向韌性的必經之路。

引用來源: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