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資訊透明 落實社區知情權

資訊透明 落實社區知情權

中國時報
災難來臨時,沒有人會知道。印度中央邦的波帕爾(Bhopal)這座工業城市也是如此,1984年12月3日凌晨,鄰近的農藥工廠會發生一場大爆炸,72小時之內奪走8千條生命,累積傷亡將近百萬,也寫下史上最重大工業災難的記錄。這場被稱為波帕爾事件的災難,令全世界化學相關企業改變拒絕通報的態度,也加強安全措施。

災難來臨時,沒有人會知道。印度中央邦的波帕爾(Bhopal)這座工業城市也是如此,1984年12月3日凌晨,鄰近的農藥工廠會發生一場大爆炸,72小時之內奪走8千條生命,累積傷亡將近百萬,也寫下史上最重大工業災難的記錄。這場被稱為波帕爾事件的災難,令全世界化學相關企業改變拒絕通報的態度,也加強安全措施。

這家農藥工廠是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Union Carbide)所設。為了節省成本,聯碳以異氰酸甲酯(MIC)為原料,這種液體易揮發,危險性高,曾被德國納粹使用為毒殺猶太人之用。當時,便有45噸這樣的劇毒化合物被冷卻貯存在一個地下不鏽鋼儲藏罐裡。災難發生當晚,異氰酸甲酯的儲槽儲壓上升,而後以氣態溢出並迅速擴散,廠方雖緊急關閉設備,但已有30萬噸毒氣蔓延,睡夢中的波帕爾於是籠罩在殺人霧氣中。

重大化災催生法案

在聯碳任職的工作人員曾批評:「公司管理這類化學物質太過自負,沒有擔心過」,也有人指出早有安全稽查單位提及聯碳農藥廠有61處危險。但聯碳置之不理,終釀大禍。

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邱花妹指出,隔年,美國聯碳也發生問題,這些重大災害推高1970年以來反毒化物、反公害與社區知情權的倡議運動,美國因此在1986年通過「緊急計劃與社區知情權法案」(EPCRA),這是一套化學災害應變機制,並規定化學物質有關資訊須公開,就是為了避免類似慘劇再發生。

風險意識不該輕乎

這是奠基在社區知情權概念上設置的法案。1980年代,矽谷快捷半導體的有毒物質流入社區,使得婦女產下殘缺的孩子,此後,社區運動者便結合消防員、媒體、職業安全中心、工會、科技從業人員共同組成「矽谷毒物聯盟」,並提倡社區知情權。

邱花妹解釋,如果不知道自家附近的工廠生產什麼、有沒有危險,發生問題時,又怎知如何處理呢?如果波帕爾居民知道農藥廠有毒物,爆炸發生時,或許知道要緊閉門窗,而不會死在逃難的路上,這正是知情權的重要。否則人們會對周遭災害和毒害一無所知,毫無風險意識。

化學物資訊應透明

根據美國EPCRA相關法案規定,地方層級都須設緊急計畫委員會,當地生產化學物質的企業也須建立緊急計畫,該計畫每年須更新一次。緊急計劃委員會成員包括消防員、醫護人員、政府、媒體、社區團體、企業與緊急管理員代表,企業也須向政府申報化學物質清單,若釋放出超過規定的毒化物也要立刻通報並告知民眾。

缺乏大刀闊斧改變

「這樣工廠發生災害,就不會被單純認為是火災,消防員也不會平白無故送死。」邱花妹以舉台灣電子業為例指出,1990年代、台灣半導體急速擴張時期也發生幾次大火,當時的消防隊就跟這次高雄氣爆一樣,不知這是化學災害,更不知毒性,衝進去救火而中毒,「後來竹科有了自己的消防隊,也有管理手冊。」

但邱花妹也感嘆,西方社會在每次工業災難經驗上,推進工業風險管理時,台灣政府與企業仍然怠惰與便宜行事,不進行風險控管和風險溝通,「風險溝通是讓整個社會共同面對這些問題,因為災難發生時,大家是一起承擔的。」她認為,知情權非常重要,資訊不透明只會造成社會衝突。

邱花妹說,國際間發生大事件都會帶來一些進步和大刀闊斧改變,但令人搖頭的是,高雄氣爆後,卻不見台灣社會對工業災難與環境破壞有更進一步的討論和觀念轉變,「這等於讓30條生命白白犧牲。」

引用來源:中國時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