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全球3.3億都市新貧族怒吼:「養不起房,哪有未來?」

全球3.3億都市新貧族怒吼:「養不起房,哪有未來?」

天下雜誌‧張翔一
今年7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示警:目前許多國家的房價遠高於其歷史平均水準,不僅有泡沫危機,更不利都市長期發展和產業競爭力,已成為全球經濟穩定的最大威脅之一。
全球3.3億都市新貧族怒吼:「養不起房,哪有未來?」

圖片來源:劉國泰

今年7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示警:目前許多國家的房價遠高於其歷史平均水準,不僅有泡沫危機,更不利都市長期發展和產業競爭力,已成為全球經濟穩定的最大威脅之一。

全球高房價問題,究竟有多嚴重?

國 際顧問公司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10月最新出爐的研究報告顯示,如今全球已有高達3.3億戶家庭,無法「合理負擔」城市中的居住成本,成為都市中的新貧族。這個數字 在2025年更會增加到4.4億,等於全球都市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麥肯錫綜合各國研究,定義的「合理居住成本」,是不論租屋或買房,每年每 戶家庭固定花在住宅上的開銷,不超過年所得的三成至四成。因為「一旦(固定住屋開銷)超過這個比例,都市居民勢必要犧牲日常生活中的食、衣、醫療、交通等 基本消費,更遑論將多餘的錢用來理財,或投資下一代教育,」報告撰寫者之一詹•米斯基(Jan Mischke)說,「這會大幅降低都市居民在經濟和社會階級向上攀升的可能性,也不利於整個城市的永續發展。」

用更白話一點的講法是:房價過高,如今已讓全球3.3億「沒有富爸爸」的都市新貧族,越來越難翻身。大都會變成「富人城」,更限縮了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鏡頭回到台灣,雖然IMF、麥肯錫的研究中都未個別點出台灣現況,但近年以台北市為首,台灣房價暴漲的問題,在國際上早屬於「高危險群」。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全台今年第二季房價所得比,雖較第一季略降,台北、新北兩大都會區,卻仍高達14.6倍和12.4倍,高居全球都市第2、第4名。台灣的家庭,每年平均花在繳納房貸的開銷,更高達年所得的六成,遠遠超過麥肯錫研究中的合理居住成本。

各國政府大印鈔票,卻未妥善引導金流投入實體產業,種下全球高房價的「因」,但薪水跟不上住房負擔,生活品質下降的苦果,卻由都市中的無數新貧族共同承擔。

如何解決高房價問題?依照各國國情、城市發展程度和相關法規配套的不同,沒有標準答案。稅制改革、政府介入租房市場、都更、規劃新市鎮都是選項,重點是讓在城市中工作的多數中產階級,能夠有權以可負擔的價格,住進都市圈中的「合宜住宅」。

但相較於全球高達3.3億家庭的需求,目前全球符合「往市區通勤一小時內、居住成本低於年所得三成、擁有基本民生、醫療、教育設施」的「合宜住宅」 供給,遠遠不足。根據美國都市學會研究,全球各大城市,至少還需要各國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總額六千億美元以上的金額,透過新建或土地再利用、改善交通等 等方式,增加六至八千萬戶合宜住宅,才能逐步解決問題。

隨著年底六都大選將至,如何解決高房價問題,成為選民關注、檢驗候選人的焦點。但綜觀雙北市的各候選人目前的政見,對於「合宜住宅」的想像,多仍停留在「照顧弱勢」的傳統思維,也忽略了高房價其實已影響絕大多數城市居民的現實,政策廣度明顯不足。

「牛肉在哪裡?」停止不著邊際的口水論戰,認真擬定更完整周詳的住宅政策,聚焦真正攸關市民權益的居住問題,才是城市中絕大多數的理性選民,對於一個理想市長的期待。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